1 / 14
文档名称:

民法基本概念.doc

格式:doc   大小:31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法基本概念.doc

上传人:aluyuw1 2018/8/3 文件大小:3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法基本概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础文献
王泽鉴:《民法物权》第1册、第2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法律出版社。
【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史尚宽:《物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基本概念
【引导】
谈谈你对概念的认识
谈谈你对物的理解
谈谈你对民事权利体系的认识
谈谈你对物权体系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物权法了解
请注意与不动产有关的法规
【讲述】
第一节物
一、物的法律意义
(一)物的界定


(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物权法》第2条第2款第2句: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三)单个问题


二、物的基本种类
(一)动产/不动产





(二)整体/部分


(三)主物/从物


《物权法》第115条: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四)原物/孳息


《物权法》第116条: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三、知识延伸
(一)问题



(二)文献
1.【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法律出版社。
2.【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人与物关系的法律规则》、《物权客体制度之反思》,《物权法的展开与反思》,法律出版社。
:《没有脸庞的权利主体》,《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财产、人格,还是资讯?》,《鼠肝与虫臂的管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盖尤斯无体物概念的建构与分解》,《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海瑞定理”的经济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周琼:《论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民法中的物》,《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第二节物权
物权的特性
(一)支配权
(二)绝对权
(三)物权与占有
《物权法》第2条第3款: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二、物权的种类
(一)中国法的种类
(二)学理上的种类

(1)公法物权和私法物权
(2)普通法中的物权与特别法中的物权
(3)国际法中的物权和国内法中的物权

(1)国有物权、集体物权和私有物权
(2)单一主体物权和多数主体物权
(3)属人权和属物权

(1)动产物权
(2)不动产物权
(3)权利物权

(1)完全物权和限制物权
(2)用益权和变价权

(1)法定物权和意定物权
(2)独立物权和附属物权
三、知识延伸
(一)问题
物权的形态
债的类型
物权和债权的关系
(二)文献
1.【德】赫尔曼·魏特瑙尔:《物权化的债之关系》,《中德私法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从债物二分的底蕴看债物分编的体例》,《中德私法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节物权法
一、物权法的范畴
(一)问题
甲想购买乙的机器,双方于2003年1月2日签订了买卖合同,按照约定,甲当日支付了货款,乙应当在2003年3月5日将机器交付给甲。丙也急需乙这台机器,就出高价购买,乙在2003年2月2日把机器交付给丙。请问:(1)甲乙、乙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涉及几种权利?(2)甲是否已经取得机器的所有权?(3)丙能否取得机器的所有权?
(二)分析
(1)的分析
(1)寻找法条规范基础
(2)重温物债的二分法
(2)的分析
(1)寻找法条规范基础
(2)一个延伸思考:法律的适用方法
(3)重温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和履行
(4)债权变动与物权变动的分离
(3)的分析
(1)生活经验和社会情理的角度
(2)法条规范和法律原理的角度
(3)如何保护交易中的第三人
(4)一个延伸思考:交易类型、社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