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
黄翼然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Anatomy of Female Pelvic Support)
膀胱(Bladder) 膀胱的肌肉由平滑肌组成,根据其功能、结构及胚胎发育的不同,分为逼尿肌和三角区肌两部分。逼尿肌肌束是富含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至膀胱出口处分为三层,外纵行肌、中环形肌及内纵行肌。三角区肌肌束较细并富有致密的胶原纤维。两侧输尿管肌纤维向对侧输尿管口相互发散交叉汇集,左右两侧肌束增强融合在一起形成输尿管间峡即三角区的上界。另一些肌纤维呈扇形分布聚集于尿道内口,这些向尿道内口集中的肌纤维形成三角区的两侧缘,汇合并越过膀胱颈后唇,并向下延伸到尿道后壁中线;女性止于尿道远端1/3或尿道外口处。
膀胱的神经支配
尿道和尿道括约肌结构(Urethra and Sphincteric Structures)
女性尿道内层为内折的粘膜上皮,外层为肌性和胶原纤维的包膜,肌肉包括与膀胱三角区浅层肌肉相连的平滑肌和位于尿道中三分之一的横纹肌。内外两层之间是海绵状黏膜下层。海绵状的粘膜下层由疏松的网状结缔组织,充满了丰富的血管丛和散在的平滑肌肌肉束组成,使得尿道粘膜富有弹性并提供足够的尿道关闭压来抵抗膀胱内的压力。完整的平滑肌和胶原纤维的包膜保持向心性收缩力,增加尿道的内压。海绵状黏膜下层与平滑肌和胶原纤维的包膜对正常情况下尿道的关闭起最重要的作用。在膀胱压突然增加时,尿道的横纹肌会反射性和自主性收缩,提高尿道的阻力,防止尿失禁。
女性尿控的解剖部位
在女性,尿控功能由膀胱颈、近端尿道平滑肌(尿道近端的2/3)、膀胱底部和尿道的支持结构、尿道中部的横纹肌共同完成。女性膀胱颈对尿控功能的作用仍有争议,尿道近端的2/3是维持尿道内压的关键部位。
盆膈(Pelvic diaphragm)
盆膈位于盆腔底部,其肌肉结构主要由提肛肌群和尾骨肌组成。提肛肌群成分为三块肌群——耻骨尾骨肌、骶骨尾骨肌、坐骨尾骨肌。这些肌群,通过提肛肌腱附着于骨盆内侧,对尿道、阴道、子宫和直肠起着支持作用。
提肛肌是盆膈最重要的成分,当它变得薄弱时,就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腔脏器的脱垂。位于提肛肌群的内面的盆内筋膜和提肛肌群外侧筋膜对盆腔脏器的支撑也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