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互动问题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互动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8/8/5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互动问题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互动问题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中国论文网/8/view-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到了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在带来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群体。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和其他政策的限制和生活空间、经济、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制约,使得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不能随父母在城市中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中由祖辈、叔辈的亲戚代为照顾或自我照顾,正是这样一群青少年形成了一个正逐渐庞大的“农村留守青少年儿童”群体。由于家庭照管不当、家庭教育的缺失、亲子沟通的中断、农村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的稀缺、社会环境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易产生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优势视角;抗逆力;社会互动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概念最早是由一张(1994)提出的,其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国外学****或工作而被留在国内的群体,但如今学者大多不沿用此定义。对于该概念的界定,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父母双方是否都外出务工还是一方外出就能将其子女定义为留守儿童,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只要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就可以定义为留守儿童,并且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纯正留守儿童”和“非纯正留守儿童”。“纯正留守儿童”是指不能够被父母双方监管的儿童即父母双方皆外出打工的情况,这一类群体也包括单亲家庭的监护人一方外出打工的情形。“非纯正留守儿童”指不能被父母其中一方监管的儿童即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情形,但并不包括其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在家中照管子女的情况。其次,不同的学者对于父母外出务工的时限也有不同的限定,大多数学者认为界定是否为留守儿童时,其父母的外出时间应超过六个月,但也有部分的学者认为界定的时间标准为超过三个月或一年。对于此本研究认为,在界定是否为留守儿童时应参考分析其心理接受和适应程度,并且现今的研究多以六个月为标准,因此本研究也以六个月作为参考时间。最后是对于“儿童”年龄的标准,部分学者的研究以16岁或18岁以下的年龄为标准,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其界定的范围应是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或15岁以下儿童。由于本研究的研究特性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互动,因此本研究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为15岁以下的未成年儿童。综上,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生活所在地是农村且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六个月以上,被留在农村由他人代为照顾或自我照顾的15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
(二)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最早是由美国教授塞勒伯(2004)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中提出。它强调每个个体、团体和社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在给人带来伤害的同时也可能蕴藏着挑战和机遇;在与案主合作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案主;所有环境都充满着资源;注重关怀、照顾和脉络。以优势视角取向的社会工作要求我们从一个全新的、优势的视角来看待案主他们的环境和他们的现状,不仅发现问题,更要看到问题所潜藏的资源和优势。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帮扶案主时应从案主的自身优势和潜能出发,发现其内在的潜能,并通过其来帮助自身解决问题、增强能力并实现理想,从而达到助人自助。优势视角包括的词汇有:增权、成员资格、抗逆力、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