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军事战略发展的设想
李景芬
周二班 1011010101
[摘要]通过对中、武器的更新换代和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对手的分析,进一步剖析和提出未来中国军事发展的设想。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军事的现状分析,其间也穿插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大背景,从多角度、多方位设想中国军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武器更新军事对手
引言
中国的军事战略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最近的利比亚战争的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对中国军事的警示和启示,要求中国加紧进行新的军事战略调整,增强应对恐怖主义和捍卫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能力,也就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国防战略。为了顺应现代化战争的趋势,打赢各种在复杂的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我军必须加快军队结构的调整(裁撤大军区,减少军队编制),完善各种军事机制、战术理念(立体化战斗,海陆空联合战斗,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提高信息化水平,尽快完成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中的制约,我军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相当缓慢,装备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这大大的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因此,军费的增加是在所难免。冷战的结束,在美国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国际社会风起云涌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成为主流;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加深,周边安全环境有所改善;同时,由于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危害国家安全稳定的因素逐渐增多;台独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主权权益;国家发展所面临的威胁也日益突出,已进入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和加速发展的战略风险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这领土纷争,这些国家视中国为假想敌,不断扩充军备,奉行对抗中国的政策。根据上述中国国防战略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并依据这个结论分析,未来中国军队可能面临的对手大致可能有1、台独之后的台湾2、威胁海洋权益的日本;3、存在领土争议的印度;4、南海主权纠纷的东南亚国家。最后还有在亚太地区蠢蠢欲动的美国!总而言之,中国的军事发展战略一定要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正文
:由国土防御延伸到海洋权益保障
中国的国防战略,自中共建政之后,根据国际国内局势,历经数次调整,从早期的“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到1990年代的“应对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再到目前的“打赢可能发生的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军队对国际国内形势判断上的不同,可以说基本把握住了形势的变化。
目前,中国军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判断是:9·11事件的发生和阿富汗战争的爆发,世界各主要国家加紧进行新的军事战略调整;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成为主流;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加深,周边安全环境有所改善,面临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由于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危害国家安全稳定的因素逐渐增多;台独行动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主权权益;国家发展所面临的威胁也日益突出,已进入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和加速发展的战略风险期。
依据这一判断,可以想见,在未来的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中国国防的战略仍然是:立足国土防御,应对局部战争,保卫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不受侵犯。根据这种战略的调整,海军将是未来中国重点发展的一个兵种。
二·军队结构与设置的巨大调整
虽然近年来中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