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塞罕坝精神心得体会
近期以来,来自全国的目光集聚河北围场塞罕坝机械林场,各大媒体反复播放、刊发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5年来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度赞扬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号召。
深入学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我们要坚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把塞罕坝林场创业史、奋斗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他们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在绝岭荒原上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了一片“中国绿”,集中表现为“四种绿色”,即绿色生态,绿色生命,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四种绿色”既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又体现了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彰显了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内涵高度契合。弘扬塞罕坝精神,我们必须与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与学“7·26”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对河北工作提出的
“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总体要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阵地职能和作用,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引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推动河北绿色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营造绿色生态,形成中国方案构建生态文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中的重要环节,并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反映了党在新时期执政道路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曾多次阐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反复强调,“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与国际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脉同源。可以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具体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塞罕坝的建设历程就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回顾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发展路径,我们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一条以生态为本的发展主线。作为中国高寒沙地生态建设的拓荒者,塞罕坝人始终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不追求短期效益,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道路。塞罕坝人始终坚持经营和保护并重、利用和培育并举,在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内,合理采伐利用,采用先进技术,优化树种结构,确保森林资源释放最大生态红利。塞罕坝人始终坚持以中国精神为价值导向,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人物和无数的感人事迹。当前,塞罕坝已成为世界改善生态环境的典范,是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世界窗口。
塞罕坝的绿色创业史,是一部丰富发展了半个世纪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它不仅是一部活在当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精神范本,更是几代塞罕坝人矢志不渝追逐中国梦的心路历程和奋斗历史,以无可置疑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