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恐怖主义犯罪及其对策
目录
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及特点保(1)
恐怖主义犯罪的演变态势评估(5)
恐怖主义犯罪产生原因的探索(6)
意识形态差异
宗教、历史、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民族问题以及领土争端
恐怖主义的犯罪心态
对恐怖主义犯罪的防范和处置对策(7)
加强国际间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消除不安定因素
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实施社会综合治理
采取严密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消除隐患
建立和健全反恐怖侦查机构,加强反恐怖侦查工作
论恐怖主义犯罪及其对策
恐怖活动自古有之。最早是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作为一种革命手段而出现的。1793年法国大革命后,执政的雅各宾派为保卫政权,决定用红色恐怖来对待封建贵族。雅各宾的措施被当时的封建贵族称之为恐怖主义。20世纪60年代末,现代恐怖主义兴起后,出现了暗杀、爆炸、绑架、劫机等恐怖活动。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犯罪活动,它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为突出的是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恐慌。进入21世纪后,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更是震惊了全球。由此,恐怖主义再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恐怖主义对当今世界的威胁越来越大。
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及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国对恐怖主义所下的定义约有110种,譬如:
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对各国政府、公众和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各种政治组织、民主团体、宗教狂热者和革命者、追求正义者、以及军队或警察都可以利用恐怖主义。”
美国国务院对“恐怖主义”一词的解释为:“由组织或代理人为了政治目的有预谋地针对非战斗人员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通过这种行为试图对他人产生影响。”
俄罗斯联邦法典规定:“恐怖主义行为,即实施爆炸、纵火或其它造成人员伤亡、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带来其它危害社会后果的危险行为,如果实施这些行为是为了破坏社会安宁、恐吓居民或权力机关作出决定施加影响,以及为了同样的目的,以实施上述行为相威胁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及反恐怖研究中心认为,只要是“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对第三者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的行为,就属于恐怖主义的范畴。并且指明,“对第三者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是恐怖活动不同于其他暴力活动的最突出特征,强调“政治目的”是为了与普通刑事犯罪有所区别。[1]
由此可见,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多元性,特别是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不同,政治立场和研究方法不向,迄今为止国际社会无论是官方还是学术界,都一直没能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概念。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人们对于恐怖主义最本质或内在的重要特征,还是取得了共识。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 通过暴力手段制造恐怖气氛
恐怖主义的一个最本质特征就是通过暴力手段制造恐怖气氛,这是国际社会各不相同的恐怖主义概念一个突出的最根本共同点。也就是说,离开了暴力手段制造恐怖气氛,则构不成恐怖主义。例如,自“9·11”恐怖事件和对阿富汗实施空中打击以来,英国公众的焦虑和恐惧感与日俱增,前往精神病中心和医疗中心的人数激增,前去约克大教堂和温切斯特大教堂的人分别增加了50%和60%。焦虑之风使得去电影院和剧院的人数大大减少,预定2002年夏季外出旅游的人数少了45%,2001冬季外出旅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