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4 园林驳岸工程
14-1 概述
14-1-1 园林驳岸工程范畴
驳岸是地面与水体的连接处,是建设在陆地与水体交界处的构筑物,它起到了围护水体、保护水体的边缘不被水冲刷或水淹的作用。驳岸应分为驳岸和护坡。驳岸是一面临水的挡土墙。其岸壁多为直墙,有明显的墙身。在园林工程中,驳岸除以上作用外还是园林水景的主要组成部分。驳岸的形式与其所处的环境、园林景观、绿化配置及水体的形式密切相关,泉、瀑、溪、涧、池、湖等水体都有驳岸,其形式因水体的形式不同而不同,且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
14-1-2 园林驳岸工程组成
园林驳岸是起防护作用的工程构筑物,由基础、墙体、盖顶等组成,修筑时要求坚固和稳定。
园林驳岸按断面形状可分为整形式和自然式两类。对于大型水体和风浪大、水位变化大的水体以及规则式布局园林中的水体,常采用整形式直驳岸,用石料、砖或混凝土等砌筑整形岸壁。对于小型水体和大水体的小局部,以及自然式布局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或有植被的缓坡护岸、石砌、砼护岸。自然式山石驳岸可作成岩、矶、崖、岫等形状,采取上伸下收、平挑高悬等形式。
北京颐和园整形式直驳岸谐趣园自然式山石驳岸
(一)园林驳岸的结构形式
园林中使用的驳岸形式主要以重力式结构为主,它主要依靠墙身自重来保证岸壁的稳定,抵抗墙背土的压力。重力式驳岸按其墙身结构分为整体式、方块式、扶壁式、按其所用材料分为浆砌块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可以根据经验数据来确定各部分的构造尺寸,而省去繁杂的结构计算。园林驳岸的构造及名称如下:
压顶——驳岸之顶端结构,一般向水面有所悬挑。
墙身——驳岸主体,常用材料为混凝土、毛石、砖等,还有用木板、毛竹板等材料作为临时性驳岸的材料的。
基础——驳岸的底层结构,作为承重部分,厚度常用400mm,-。
垫层——基础的下层,常用材料如矿渣、碎石、碎砖等整平地坪,保证基础与土基均匀接触作用。
基础桩——增加驳岸的稳定性,防止驳岸的滑移或倒塌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兼起加强土基的承载能力作用。材料可以用木桩、灰土桩等。
沉降缝——由于墙高不等,墙厚土压力、地基沉降不均匀等的变化差异时所必须考虑设置的断裂缝。
伸缩缝——避免因温度等的变化所引起的破裂而设置的缝。一般10-25m设置一道,宽度一般采用10-20mm,有时也兼作沉降缝用。
(二)护坡
如果河湖不采用岸壁直墙而用斜坡,则要用各种材料护坡。护坡主要是防止滑坡现象,减少地面水和风浪的冲刷以保证斜坡的稳定。在园林中常用的护坡形式包括:
1、编柳抛石护坡
采用新截取的柳条成十字交叉编织。-,块石下设厚10-20厘米的砾石层以利于排水和减少土壤流失。柳格平面尺寸为1**。厚度为30-50厘米。柳条发芽便成为较坚固的护坡设施。
2、块石护坡
石料要求比重大、吸水率小。先整理岸坡,选用10-25厘米直径的块石。最好是边长比为1:1的长方形石料,块石护坡还应有足够的透水性以减少土壤从护坡上面流失。这就需要在块石下面设倒滤层垫底,并在护坡坡脚设挡板。
3、草皮护坡
当岸壁坡角在自然安息角以内,地形变化在1:20-1:5间起伏,可以考虑用草地护坡。
14-2 基本规定
14-2-1 一般原则
园林驳岸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河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护岸),同时也属园林水景的一部分,必须结合所在景区园林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面形成、材料特征、种植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选择其建筑结构形式。必须极尽自然,以达“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统一于周围景色之中。驳岸可分为重力式、后倾式、插板式、板桩式和混合式。
14-2-2 材料控制
驳岸常用条石、块石混凝土、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作基础;用浆砌条石、浆砌块石勾缝、砖砌抹防水砂浆、钢筋混凝土以及用堆砌山石作墙体;用条石、山石、混凝土块料以及植被作盖顶。在盛产竹、木材的地方也有用竹、木、圆条和竹片、木板经防腐处理后作竹木桩驳岸。详见18章节18—2—2
14-2-3 技术规定
驳岸多以打桩作为加强基础的措施。选坚实的大块石料为砌块,也有采用断面加宽的灰土层作基础,将驳岸筑于其上。驳岸最好直接建在坚实的土层或岩基上。如果地基疲软,须作基础处理。近年来中国南方园林构筑驳岸,多用加宽基础的方法以减少或免除地基处理工程。
驳岸每隔一定长度要有伸缩缝。其构造和填缝材料的选用应力求经济耐用,施工方便。寒冷地区驳岸背水面需作防冻胀处理。方法有:填充级配砂石、焦渣等多孔隙易滤水的材料;砌筑结构尺寸大的砌体,夯填灰土等坚实、耐压、不透水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