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乡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实施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mkjafow 2018/8/8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实施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乡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和县委《关于印发XX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良好局面,努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总书记来宁视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建设美丽灵沙、活力灵沙、和谐灵沙。
二、基本原则
突出主题,服务大局。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统筹推进、和谐发展。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工作摆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进。
重在平时,重在基层。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注重把创建活动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尊重各族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确保创建过程群众参与,创建成效群众评判,创建成果群众共享,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获得感。
典型示范,教育引导。坚持精准施教的宣传教育理念,区分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受众对象,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选树和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创建目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强。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切实增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自觉与自信,进一步增强思想定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入。大力弘扬“各民族一家亲”的优良传统,积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使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相互帮助成为各族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珍惜各民族团结和谐、和睦共处、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普及性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历史渊源,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六个相互”等思想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干部群众的基本价值取向。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深刻把握民族工作“五个并存”新特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新要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理念、手段、方法创新。打造实体化载体,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与民生改善、彰显公平正义相结合,培育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活动载体,让各族群众通过创建活动更要获得感。
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全乡民族团结示范村、示范单位、示范学校、和谐寺观教堂创建覆盖率达到80%,力争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
四、主要任务
立足全乡实际,按照创建工作要求,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乡村为重点,着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政策宣传和正面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互尊互信,推动和谐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一)坚持正面引导,着力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全乡宣传思想和道德建设全过程,不断提高干部群众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
。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为载体,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落实到全乡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基层单位,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充分利用召开乡村干部会议、村民会议、宗教节日聚礼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在集市、广场、宗教场所设置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不断提高乡村干部及广大群众民族政策、民族常识的知晓率。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落实社保、医保、卫生、计生等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进一步用好用活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努力为改善少数民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