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中国潜水艇的发展.ppt

格式:ppt   大小:74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潜水艇的发展.ppt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8/8/8 文件大小:7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潜水艇的发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潜水艇的发展历程
潜水艇的发展史
潜水艇的发明:
18世纪70年代,“海龟”号,通过脚踏阀门向水舱注水,可使艇潜至水下6米,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艇上装有两个手摇曲柄螺旋桨,使艇获得3节左右的速度和操纵艇的升降。艇内有手操压力水泵,排出水舱内的水,使艇上浮。艇外携一个能用定时引信引爆的炸药包,可在艇内操纵系放于敌舰底部。1776年9月,“海龟”号潜艇偷袭停泊在纽约港的英国军舰“鹰”号,虽未获成功,但开创了潜艇首次袭击军舰的尝试。
中国潜水艇的发展过程
1950年8月,海军召开会议,确定“以现有力量为基础,重点发展海军航空兵、潜艇和鱼雷快艇等新力量(简称‘空、潜、快’),逐步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的建军方针,决定优先建设潜艇部队。

1951年4月20日,海军选调275名干部、战士组成潜艇学洋舰队驻旅顺老虎尾的潜艇分队学习。

1952年5月,海军在青岛开始修建中国第一个潜艇基地
1953年6月4日,中国和苏联政府签订了“海军订货协定”,苏联向中国有偿转让W级常规动力攻击潜艇建造权,提供成套器材设备和设计图纸资料,由中国船厂装配制造,并派专家来华指导。
1954年6月19日,海军的第一个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正式成立.
1956年3月26日,中国装配制造的第一艘W级潜艇下水,1957年10月验收入列,代号为03型。

1957年,我国自行建成首批两艘潜艇加入中国海军.
1958年6月27日,中央军委批准国防工业委员会《关于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绝密报告。
1966年弹道导弹常规潜艇,高尔夫级潜艇下水.
1967年由中央军委批准,自行研制的中国第一代常规动力鱼雷攻击潜艇。
1974年4月交付海军潜艇部队使用,代号035型(明级)。
1968年11月,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开工建造,
1970年12月26日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74年8月1日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命名为“长征1 号”,代号091型(汉级)。
1974年8月1日中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股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74年8月7日“汉”级(091型)攻击型核潜艇(SSN)交付使用.
1976年12月,东海舰队252艇首次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西部进行远航训练.
1980年3月,东海舰队256艇又突破第二岛链进入太平洋中部,标志着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已具备中远海作战能力。
1981年4月,中国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下水,1983年8月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代号091型(夏级)。
1982年10月,中国首次水下发射运载水箭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的国家。
1983年中国首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建成服役
1988年9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091型(夏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巨浪-1号”战略导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海上核反击力量。
1990年中国海军装备首种攻击核潜艇,代号091型,西方称其为汉级攻击核潜艇。
1990年中国海军装备首种攻击核潜艇,代号091型,西方称其为汉级攻击核潜艇。
二、艰难的仿制起步:6633和6631型
概况:
6633型潜艇为“雪茄烟”形,,,水面排水量1400吨,水下排水量1800吨,比W级大。指挥台较W级小,装有攻击和搜索用潜望镜各1具,指挥台上方有一组像烟囱一样的通气孔,此为R级潜艇的外形特征。6633型潜艇艇首装6具、艇尾装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总共可携带14枚53-56型鱼雷,该鱼雷采用被动寻的,40节时射程15千米,战斗部重400千克。当执行布雷任务时,6633型潜艇可携带28枚水雷。与W级相比,6633型潜艇采用了更高强度的合金钢,配备了新的电子装备和更完善的水下通气装置,下潜深度和攻击力大大提高。
三、从仿制到自研:大步跨越的035型
概况:
035型潜艇有3个型别。
首制艇为ES5C型,经
过修改设计至1979年期间建造的为ES5D型,1983年以后大规模更新艇载设备的为ES5E型。035型潜艇长76米,,水上排水量1584吨,水下排水量2113吨,半水滴型艇体,为单轴、单桨、双板舵。该级艇外形最显著的特征是尾部水线上有一个小垂直舵,显示了其与众不同的推进装置。“明”级潜艇下潜深度达到300米,水面航速15节,水下航速18节,9节速度续航力为7500海里,10节航速续航力达9000海里。035型的武器为16枚鱼雷(或32枚水雷),这是中国第二代鱼雷,其射程、灵敏度、反应时间都较033型使用的鱼雷更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