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1
文档名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ppt

格式:ppt   大小:733KB   页数:1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ppt

上传人:aluyuw1 2018/8/8 文件大小:7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1-1 继电保护的作用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生产特点
1、组成:
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母线、电动机等
2、生产特点:
发、供、用同时完成,不能储存。
3、要求:
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连续。
二、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
1、故障
电力系统最常见的故障是短路。
1
短路:相与相之间、相对地之间、电机或变压器同一相绕组不同线匝之间的短接,
a、短路形式
d(1)(最常见)、d(1,1)、d(2)和d(3)(最危险)
b、短路特点:Id↑,U↓
c、短路故障的后果——事故
事故即指系统的全部或部分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以至于造成停电、少送电,电能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损坏设备。
2、不正常运行状态
指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遭到破坏,系统的运行参数偏离规定的允许值,但尚未发展成故障。
a、其性质、后果及危害性有别于故障
2
b、长时间的不正常运行有可能造成故障
如长期过负荷→温度升高→绝缘老化→故障
3、易出故障的元件
架空线、开关电器、旋转电机等
三、继电保护的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由继电器和其它辅助元件构成的安全自动装置。它能反映电气元件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故障——将故障元件切除(借助断路器)
不正常状态——自动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处理),可预防事故的发生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3
§1-2 保护装置构成基本原理和组成
一、保护装置的原理
利用发生故障时,电力系统的一些基本参数(电流、电压、相角)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来实现保护。
二、构成
1、测量单元:测量被保护元件运行参数的变化,并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2、逻辑单元:对测量单元送来的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决定保护装置是否需要动作。
3、执行单元:根据逻辑单元的决定,发出信号或跳闸命令
故障参数量→测量→逻辑→执行→跳闸或信号脉冲
4
三、各种保护装置简介
1、过电流保护:Id↑
2、低电压保护:U↓
3、功率方向电流保护:功率方向
电流大小
4、距离保护:X=U/I
正常→X大(U=Ue,I=If)
故障→X小(U↓,Id↑)
5、差动保护:电流相位
电流大小
6、高频保护:利用高频信号监测各电气量情况
5
§1-3 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一、选择性
1、目的:缩小停电范围
2、措施:保护装置应断开离故障点最近断路器。
主保护:能以最短的速度切除被保护元件范围内的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起作用的继电保护。
后备保护分为近后备和远后备
例:用图表示各级线路主保护、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的保护范围。
6
复****提问:
1、继保任务、基本要求
2、主保护、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的区别
3、灵敏系数的概念及运用复****提问:
4、继保的原理、构成及作用
5、各种常用保护的工作原理
9
第二章继电保护的基本元件
一、概念
继电器是一种能够自动动作的电器,当控制它的输入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动作,并且有电路控制的功能。
继电器是继保的基本组成元件。
二、继电器的类型
按反映的物理量分:电量、非电量
反映非电量继电器分为:***继电器、热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
反映电量继电器:
按用途分:
测量继电器(电流、电压、频率、差动等)
辅助继电器(中间、时间、信号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