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与范围
1、合同文件:我集团公司与贵州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
2、设计文件: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厦蓉高速公路水格段第AT4合同(YK15+~YK19+550)段工程设计图纸。
3、国家现行的有关公路施工的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4、本项目部对该工程项目现场和周围环境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计划投入本项目的生产与人力资源;对本标段工程进行全面的、仔细的勘察复测和对设计图纸的熟练掌握;对业主、监理要求的相关工作程序的充分理解。
5、本项目部对AT4合同段全部工程的规划,制定的安全、质量、工期目标以及建立的项目管理制度和各项具体措施。
6、本项目进场后业主及监理对本工程施工提出的具体要求。
7、编制范围:厦蓉高速公路水格段第AT4合同(YK15+~YK19+550)路基、桥梁、隧道以及防护工程。
8、本项目部对本工程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编制原则
1、优化配置生产资源,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工程质量一次成优,确保本合同工程质量达到贵州省级优质工程,肇兴隧道争创鲁班奖。
2、根据工期要求合理安排,上足所需设备人员,确保人员设备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并根据各分项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好桥梁工程与路基工程的施工,消除控制与被控制因素的影响,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强化现场组织管理、施工调度,确保安全生产;
4、合理布置现场设施,少占耕地,做好环境保护,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第一章工程概况
贵州省水口(桂黔界)至榕江格龙公路土建工程(第一期),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车速为100Km/h。
本合同段为第AT4合同段,起讫桩号为YK15+~YK19+550,。
一、自然地理环境
厦蓉高速公路水格段AT4合同段位于黎平县水口镇和肇兴乡境内,起自水口镇岑厦村已梅山,起点桩号为YK15+,右偏设置已梅山大桥跨至下岑厦对面山上,再深挖山包后顺山至归近对面山坡,由于地面横坡较陡,为尽量避免挖方的高边坡,故设置了归近大桥,之后路线进入肇兴特长隧道,在肇兴特长隧道中部设本合同终点,终点桩号为YK19+550。
1、气候及气象条件
线路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多云雾照,无霜期长,冬季受寒潮影响引起短暂降温。一月为最冷,七月为最热,6-7月为雨季。
黎平县境沿线主要气象特征: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极端最低气温-℃;℃,℃,冬冷夏热。无霜期272天,热量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热量要求。年降水量1322毫米,降水充沛。每年四月中旬进入雨季,十月结束,雨季开始早,春雨多于秋雨。年平均日照1318小时。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和春秋寒冷。
2、地形地貌
本合同段地处贵州黔东南苗岭山脉,与广西北部九万大山的衔接地带,总体为西高东低,下降趋势集中于东南部,地貌以低山为主,次为丘陵和中山,地表水系为珠江水系。
本合同段所在区域位于华南准地台与扬子准地台的过渡带,山岳与谷地多呈南北向排列,山脉走向与构造基本一致。地貌类型为溶蚀、侵蚀地貌,属浅、中至深切割中低山及中山区。都柳江及其支流河段,峡谷深切,河道弯曲,山峰及河谷相对高差
较大,且岸坡陡峭,沟壑纵横,导致路线走廊带产生高桥和隧道,且桥隧相连。
道路沿线地貌特征受控于地质构造形迹,山脉河流走向基本与构造线一致。
3、水文及河流
区域内河流属珠江水系。以肇兴隧道的山顶为分水岭,本合同段进口属雷洞河流域区上游。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
沿线出露地层为震旦系(Z)、前震旦系扳溪群(Pt)浅变质岩系、第四系(Q)粘土、碎石土及砂砾石。
2、地质构造
测区经多次的区域构造运动作用和构造边界条件的变化,铸就了现今形态、类型复杂多样的褶皱、断裂景观。褶皱主要有:水口背斜、新安向斜、岑苍背斜、松蛇向背斜、岑往向斜、样洞向斜。断层主要有:雷洞断层、水口—归蜜断层、邦土—流架断层。线路基本沿这些断层及其两侧展布,并与主要构造线正交。
3、水文地质
测区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质构造制约了地下水的分布,地层岩性控制了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不同地貌特征反映了地下水不同的运动形式和排泄特点。地下水类型以碎屑质变质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
地下水无侵蚀性,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4、岩溶发育特征
本路段大部分属变质岩分布区,岩溶总体不发育。夹
5、不良地质现象
经过调查:路线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边坡失稳和软土地基等。
6、抗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