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13李璟.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13李璟.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6 2018/8/9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13李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13李璟(一)
今天我们要开始讲南唐的两位词人了,就是南唐的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我想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两位词人。尤其是李璟,我们称他李后主。但是,在我们讲李璟和李煜的词以前,我现在要再回来谈到一点理论上的问题。
我们讲座开始讲温庭筠词以前,我曾谈了一些如何来欣赏词的理论,然后我们就讲了作品。后来欣赏韦庄、冯正中两个人,我都集中地讲了他们的作品。作品讲的多,理论的谈话就比较少。可是,现在我们是应该停下来作一个回顾的时候了。
我们回顾到第一天我们讲的,引用了西方的阐释学hermeneutics的说法。阐释学本来要追寻作者的原意。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到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阐释古人的作品的时候,都带了我们自己的时代和个人的色彩。因此,阐释学家们就说,我们追寻作者原意的结果,有的时候常常增加了我们解说人自己的背景的影响,就产生了一种衍生义。像我们讲温庭筠词时所说的,张惠言说温词有屈子《离骚》的意思,说“照花前后镜”那几句诗,有《离骚》“初服”之义。这是衍生义,这是张惠言说词的时候加上的衍生义。我们今天要开始讲南唐中主的词了。南唐中主词,我们选了一首。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簌簌泪珠多少恨,倚栏干。-《山花子》
这是一首小词。而这首小词,王国维有评语说: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人间词话》
这就牵涉到另外一种衍生义的解释了。
我们刚才说张惠言把温庭筠的词说成有风骚比兴之意,这是衍生的意思。王国维说南唐中主“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这同样是一种衍生义。南唐中主李璟这两句词的时候,也许只是写眼前所看见的“菡萏香销翠叶残”的景物,他不见得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而王国维说他有,这是王国维加上去的意思,是读者的衍生的意义。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上还说: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长”者,就是说它可以给读者长远的悠远的一种联想和回味。在中国的文学的体式之中,最能够引起读者自由想像和联想的是词这种体式。我也说过,那是因为诗有一个言志的传统,是我自己内心的情思意志,是一个诗人作者的显意识的。Conscious的活动。词因为它是写给歌筵酒席间的歌女去歌唱的歌词,作者没有一个自己明显的意识,说我要写自己的理想志意,作者不一定有这个意思。可是,就在他写那种伤春悲秋伤离怨别的小词里,无心之中流露出来了他内心的心灵感情的深处那种最幽微最隐约最细致的一种感受,那种情意的活动。所以,它给人更丰富的一种联想。这是因为张惠言从温庭筠的词看出了衍生义,王国维从中主词里也看出了衍生义的缘故。可是,我要说了,他们虽然都看出了作品之中的衍生义,但他们是从什么样的路途,按西方说approach,从什么样的一个接触的途径,看出了这种衍生的意思的?有什么根据,有什么理论,作出这种衍生义的解释的?
中西方的学术理论有可以互相补足之处,就正在这里。中华民族是有灵感的。重直觉的,常常有归纳性地写出一个很珍贵的很宝贵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