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docx

格式:docx   大小:9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8/8/9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第18课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
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政治上的较量)
时间:1945年8月—10月地点:重庆
背景: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①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的理由:共商国是
②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的原因:需要时间来部署军队,准备内战(争取时间准备内战);以此争取政治上的主动权;把内战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③毛泽东去重庆的原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在谈判中捍卫人民的利益,揭露反动派的真面目。
结果: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识图:P96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等人合影图
P96思考与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
全面内战(国共双方军事上的较量)
内战爆发(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年6月,南京国民党政府撕毁国共双方协定(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爆发。
中共作战方针:人民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
战果:消灭国民党军队71万多人,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转战陕北(国民党重点进攻):
原因(背景):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结果: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识图:P97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途中
挺进大别山(共产党战略进攻):
背景: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敌我力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国统区发动进攻的战略方针。
概况:1947年6月30日(或者说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识图:P98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示意图
PS:战略进攻为什么首选中原地区?
该地区国民党兵力空虚
该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据有中原,可西扼武汉,东下南京,(或者说可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也可有力支援在陕北的西北野战军和在山东华东野战军作战。
大别山是革命的老根据地,群众基础好。
国共双方关系演变
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时期
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政变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
合作破裂: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P99参与园地2:1945年8月29日,即毛泽东到达重庆的第二天,国民党当局就下令大量印发蒋介石在十年内战时期编写的《剿匪手本》。同时,大批国民党军队被空运到内战前线。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第19课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即发起三大战役)的背景:1948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数量下降,国统区在政治上分崩离析,经济上走向崩溃。人民解放军数量上升,解放区人民努力生产,积极支援前线(即人民解放军得到人民支持)。
辽沈战役:
概况:1948年夏,东北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向分割在锦州、长春、沈阳等孤立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