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议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8/10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必由之路的原因,解析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成为高职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就试图围绕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困境及其策略做一个探讨。
1 专业化是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建设的必由之路
首先,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是国家政策的规定。这说明国家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十分重视和支持,同时也为广大高职院校辅导员迈向专业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努力方向。
其次,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辅导员则需要运用多种专业化知识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只有从专业化发展和专业化培养的角度着手,全面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常年与学生打交道,直接面对学生的辅导员,必须实现专业化。
最后,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专业代表尊严,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非专业化以及专业化发展的缺失,必然引起辅导员对自身地位与身份的高度不自信和不认同,对工作缺乏必要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最终的结果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2 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岗位职责模糊,定位不明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科学定位和明确规定,但在以教学与技能养成为主的高职院校里,辅导员工作常常不被重视,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承担了许多非本职工作,没有时间来思考本职工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和道德建设加强,远离了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角色。
辅导员工作缺乏规范化的工作机制中央16号文颁布以来,许多高职院校辅导员工资待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无章可循,在进行考核时忽略了辅导员的特殊性,不少辅导员担心长期从事这项工作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思想压力大,情绪波动大,职业成就感不高,一有机会就想转换其他工作。造成了年年引进、培养辅导员、年年辅导员缺失,换岗的尴尬局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
辅导员自身专业限制,难以胜任本职工作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承担着高职高专学生的日常管理、党团建设、思想教育、奖勤补贷、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虽然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均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甚至有研究生学历辅导员,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学历层次单一的弱势,但在引进辅导员时,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对辅导员的专业进行相应的规定,使得年轻辅导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完全具备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咨询、辅导、指导等相关工作的业务素质、基本工作方法和能力。
辅导员长期单兵作战,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事实证明,教学团队建设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而辅导员队伍长期习惯单兵作战,缺乏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