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钢结构桥梁加工安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钢结构桥梁具有突出的结构稳定性与刚度条件,在交通网络工程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其显著的工艺便捷性与承载能力使其成了桥梁工程行业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内容。钢结构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环节,其主要质量影响要点在于结构体的制造以及后续安装过程的有效性,鉴于此,本文按照钢结构桥梁施工的基本流程,详细探讨分析了具体的加工与安装技术的要点,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中国论文网/8/view-
关键词:钢结构桥梁;加工;安装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下料及加工
钢结构桥梁板单元制造环节应严格依据设计图纸与工艺规范进行放样和下料制作,注意下料环节焊接工艺要求的收缩量控制。构件单元加工材料在投入制造前需要进行相应的预处理,维持钢材表面平整度,消除形变带来的单元内应力。针对部分使用机加工工艺的零件部分,应严格控制尺寸偏差使其符合工艺文件与设计方案要求。使用数控切割设备下料的过程中,应对加工对象进行充分的检查与预加工,此后方可继续下料。
(2)钢板接料
在板单元制造环节,部分位置单个板材尺寸不能满足尺寸需求或存在厚度差异的情况下,板材拼接环节应进行严格的控制。钢材接料焊接坡口、焊接工艺参数等条件应严格符合焊接工艺规范,同时接料质量检测与外观检测应满足设计要求。
(3)零件矫正
板单元构件制备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的质量误差,因此在进行拼装前需要进行相应的材料矫正。
对于使用冷作弯曲工艺的板单元,在其内侧弯曲半径小于板材厚度15倍的情况下,需要采取热煨操作(温度条件900℃~1000℃),改善其加工尺寸与材料性能。同时保证冷作弯曲工艺应用后,板单元构件边缘不形成裂缝问题。
而在施工热矫正工艺应用环节,工艺温度水平应维持在600℃~800℃,禁止出现超温。热矫操作工艺后期,构件冷却应缓慢进行,在材料降温至环境温度前,禁止锤击或浇水,以防出现形变或裂缝问题。
(4)板单元组装
进入板单元组装施工操作前,安装人员应对施工流程与工艺方案进行有效的研究,严格核查构件加工质量、编号以及坡口等重要项目,重点检测平面度、直线度等参数指标,达到工艺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操作。实际组装前对焊接区域钢材表面存留了浮锈、油污等杂质进行有效的清理。
焊接部位按照设计方案对接板材,纵向接料焊缝与板肋角焊缝间距≥100mm。组装操作前,需要仔细核查胎装质量,定位与尺寸符合设计标准后方可进行组装。完成操作后,在工件表面按照规范标注、板单元号、生产序列号等标志。
、大节段制造
(1)底板单元组焊
在底板单元组焊操作环节,为了充分提升焊接效率,需要引入专用胎架以实现吊装板块的焊接。底板单元组装环节,以两块底板拼焊一个吊装板块为标准,操作前预留足够的焊接操作裕量,用于控制相邻肋板结构间距。为了保证焊接操作环节的形变控制效果,提升板材焊接平整度,可预置反变形。在焊接操作过程中,首先将地板置于胎架区域,板材横纵线与胎架定位基线对正,牢固固定后开始焊接。两侧底板对称焊接,注意收缩量的控制,保证焊接精确度。
(2)组焊横隔板单元及中腹板
以底板的横、纵基线为基准,先组装横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