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埃博拉病毒如何预防?.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埃博拉病毒如何预防?.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埃博拉病毒如何预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埃博拉病毒如何预防?
“中国驻几内亚医生中有9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6人去世……”近期,一些类似内容在微博、朋友圈中广为流传,令不少关注埃博拉疫情发展及我国医疗卫生人员安危的公众倍感担忧。日前,记者经核实发现,此条消息中提及的“9人感染埃博拉6人去世”,所指皆为几内亚当地医生,并非中国驻几内亚医疗队成员。
据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及最新出现病例的尼日利亚四个西非国家,因本次埃博拉疫情去世的人数已达887例,感染者达1603人。仅7月31日至8月1日两天内,就有超过61人因感染这种病毒而死亡。最新数据似乎表明,疫情正在失控。
5月26日,身处西非的中国记者接到塞拉利昂出现第一例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报告时,并没想到两个月后它会造成全球性恐慌;之前,埃博拉病毒已在几内亚肆虐大约三个月,当时因感染去世的人数虽已上百,但并未引发外界足够关注。这种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已横行非洲的病毒,真的可能引发下一场“世纪瘟疫”吗?
在西非,埃博拉为何蔓延
在西非的疫情爆发潮中,目前塞拉利昂已有230多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死亡,成为名符其实的疫情“重灾区”。7月30日,塞拉利昂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今年4月底5月初,记者曾在埃博拉疫情渗入塞拉利昂之前造访这个国度。该国艰苦的生存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极度恶劣的公共卫生状况以及在丧葬方面某些传统****俗,使得埃博拉疫情蔓延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
据悉,全球著名旅行指南“孤独星球”,在《非洲》分册里将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称为一个“已经放弃了垃圾处理”的城市。在此等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下,人们基本公共卫生根本难以保证,而西非落后地区人们举行丧葬仪式时停尸数天并触摸尸体的****俗,更导致埃博拉疫情的暴发。
1976年,扎伊尔(现民主刚果共和国)一位名叫马拉博的患者,成为世界上第一例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他家人将其尸体带回家里,所有亲人参与“处理”尸体,没有佩戴任何防护设备,而埃博拉病毒恰恰在病例发病及死亡后传染能力极强,结果21名参与葬礼的亲友被感染,最终有18人去世。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今年7月初表示,埃博拉疫情蔓延,与西非部分地区根深蒂固的传统陋****有关。此外,边境人员的大规模流动,也是此次埃博拉疫情早期蔓延迅速的重要原因。西非绝大部分国家均属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成员国公民流动十分容易,边境地区几无障碍。
据了解,由于内战创伤,塞拉利昂人对政府普遍存在不信任感,再加上教育程度低、科学素养不足、巫术等原始宗教流行,在塞拉利昂埃博拉疫情蔓延的过程中,几次出现病人被家属强行接回家中接受草药或巫术治疗的情况,不仅延误了治疗,还增加了他人感染几率。直到该国总统科罗马出面宣布此类行为必须严惩,政府又大力加强宣传教育,这种情况才大为减少。
但意外仍然屡屡出现。中国援塞医疗队7月底曾接诊一名患者,后被确诊为埃博拉病例,此人抽血后便悄悄被家属接走,两三天后才被国家卫生部找到;塞拉利昂――中国友好医院,此后也接诊了一名埃博拉确诊病例,此人竟是从东部省的埃博拉防治中心逃出,并向友好医院隐瞒了病情,不仅自己不幸发病去世,而且也引发了多人被隔离。
预防,从遵循公共健康开始
据悉,埃博拉病毒极少走出非洲。除非感染者带入,或者出现实验事故,不然这种疾病很难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