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九八四》读书笔记
读《一九八四》
关于《一九八四》,我是先认识到它的电影的版本,当时我是听到的一句话“老大哥在看你”,我记得当时是在看一个节目,中央十,是关于美国的城市监控的,里面有提到奥威尔《一九八四》当时并没有走心,直到现在看了。
同时我先看的是电影版,我搜索这部电影时有百度一下,好像有三个版本,我看的是迈克尔·雷德福导演的这一版本。这里不做点评,我还是要说我看了这本书的想法。
第一看这本书要了解其背景,这本书是在一九四八年写的,但是写的确实一九八四,确切地说我们不能确定奥威尔写的就是一九八四年的事,因为他只活到了1950年,哪怕他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哪怕他是一名智者,他也不可能预测未来,因为他既没有像巫师一样的法力,也没有像神仙一样的仙力,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于只是一名在理想与现实中纠葛,因为出身而无法自由的烦恼者。所以我们说这个名字只是他的一种寄托,只是说明这本小说出自他的想象,就像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一样。他只是凭借自己所处的现实与自己所推测出的未来来写这篇文章,由此来看这篇文章所映射的并不是1984年的苏联,也可以说他并不是在特指某一个国家,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先说一下奥威尔写这部小说的背景。在1948年写成这部小说,而在一九四八年以前可以说是很动荡的,二战刚刚结束,世界的气氛是是沉重的,极权主义开始出现苗头,作为一个被这种社会迫害的人,就用自己的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批判。
读这一篇文章要想象一下那个事实,那是一个并不十分先进的国家,而这个国家的政府向人民灌输着我们国家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思想,同时有那么一些人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个国家的缺陷,不管他们是自欺欺人还是慷慨激昂,他们就是了解。于是他们就会成为这个政府的敌人,于是就有了思想犯罪的产生。
文章构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说只是由三个板块构成的: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而主人公所处的就是大洋洲,这里可以说是暗指英国,因为他的文中有提到英社。国家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护秩序,真理部负责文化和教育,富裕部负责经济。按照新话,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政府实行高度集权统治,随意改变历史、改变语言,以具有监视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没有自由,没有隐私,只能听从政府的话,是个极端压抑的世界。
我个人觉得很压抑的是在后半部分,刚开始只是在讲主人公温斯顿的日常生活,就为我们勾画了一个较为凄凉却又迷失自由的社会,我是无法想象我生活在那样的社会的样子,作为一个生活在舆论相对自由,基本上没有人限制你说什么的社会的人,到了那里会活不下去吧。你可以想象“一个恐惧、叛卖、折磨的世界,一个见他与被践踏的世界,一个在趋于完善过程中越来越无情的世界。”“除了对党忠诚以外,没有其他忠诚。除了爱老大哥以外,没有其他的爱。除了因打败敌人的笑容以外,没有其他的笑容。不再有艺术,不再有文学,不再有科学,我们达到万能以后就不需要科学了。美与丑不再有区别。不再有好奇心,不再有生命过程的应用。一切其他乐趣都要消失掉。”的社会吗?我是无法想象的,除了对权力的掌控以及只是温饱的生活,那只是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