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80后”父母家庭教育观探究.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80后”父母家庭教育观探究.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8/12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80后”父母家庭教育观探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80后”父母家庭教育观探究
赵兴华李雪薇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项目基金:本论文为燕山大学2013年大学生科研项目——“80后”父母家庭教育观的探究分析的成果。
:随着第一批“80后”进入而立之年,意味着越来越多的“80后”已为人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整个成长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家庭教育作用不断弱化,暴露了许多问题。本文针对“80后”父母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分析,提出建议与思考,让“80后”家庭教育模式趋于完善。
关键词:“80后”;“80后”父母;家庭教育
“80 后”的一代,是中国实施计划生育以后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在他们的身上既有家庭模式变化的特点也刻有时代改头换貌的印记。作为当代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在开创自己事业的同时,还承担着社会责任,而且大部分的“80 后”还担当起了为人父母的角色,因此他们又承担着家庭教育的责任。“80 后”父母与传统的中国父母的形象不尽相同,他们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标新立异的行为,这一群体不再以上一辈的育儿方式为榜样,他们以自己这代人的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来养育下一代。
一、新时代背景下“80后”父母的特点
(一)素质优良。重视教育作为第一代独身子女,“80 后”普遍接受过较高的教育,拥有着优良的素质。他们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X络和各种信息技术,擅长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想法,在知识、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拥有十分优越的条件。
“80 后”父母普遍给重视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他们不但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也十分关注孩子自信心、兴趣、品质的培养。
(二)工作繁忙。隔代教育伴随着“80 后”步入社会。一方面,他们的父母逐渐退休,赋闲在家,他们自愿替子女抚养第三代,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精神慰藉和情感需求。另一方面,“80 后”夫妻的事业正在稳固的关键阶段,他们希望以事业的成功来保障生活的高消费,解决孩子以后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的后顾之忧。
(三)“4+2+1”模式,溺爱孩子“80 后”的家庭常见“4+2+1”模式,即一个家庭由一个孩子加上父母再加上双方长辈组成的“孩子少,家长多”的模式。随着第一批独生子女纷纷组建家庭,“4+2+1”的模式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家庭组成模式。在这样的家庭构成模式下,无异于所有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和溺爱难以避免。
二、“80后”父母家庭教育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教育压力。当今竞争激烈,全社会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而“80 后”父母也把教育作为孩子成功的奠基石。一方面父母在学习上给孩子提出更多要求,另一方面同龄人竞争激烈,也给孩子带来了学习压力。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小小年纪就要挑灯夜战,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和特长班,他们的童年里少了游戏和欢笑,也缺少了与家人的沟通和生活自理能力。虽然“80 后”父母也在改变,他们认识到要给孩子减压,要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但是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和教育竞争的激烈现象,却是不容改变的事实。
(二)角色替换。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校教育,却忽视了十分关键的家庭教育,
“80 后”父母抚养孩子的角色,逐渐被他们的父母替代,在这种流行的趋势下其存在的弊病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它会影响孩子正确的角色定位。如果父母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