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与屠格涅夫心理小说的比较.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与屠格涅夫心理小说的比较.doc

上传人:zbptpek785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与屠格涅夫心理小说的比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与屠格涅夫心理小说的比较
作者简介:车乃韩(1989―),男,汉族,山东济南人,文学硕士,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摘要: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具有自我剖析的心理分析特点,其心理描写受到了屠格涅夫的影响,但是两者有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集中反映在两者的心理描写对象和心理描写手法上的不同。
关键词:郁达夫;屠格涅夫;“自叙传”小说;心理小说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卢梭在《忏悔录》开篇第一章说,“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裸的揭露在世人面前”,这种实录式的真实自我揭露在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中也有着同样真实的格调,就像席慕容写的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夏志清就把其小说的人物叫做“郁达夫自传式的主角”。他笔下人物的细腻心理无疑是他自己的意识流动,而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无疑受到西方文学尤其是最初接触的屠格涅夫的影响,但其中却也有着差异。
郁达夫和屠格涅夫都属于现实主义作家,郁达夫偏向于浪漫主义,但他仍然描写的是社会的现实在人的心灵上所形成的心灵现实,其抒情的调子要更为显性,他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真的
”①。但屠格涅夫的作品多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他在《文学回忆录》中说,“准确地、强有力地再现生活的真实和现实,对一个文学家来说,是莫大的幸福,即使这种真实与作家自己的同情并不相符”②。屠格涅夫对郁达夫的影响无疑是存在的,郁达夫在《五六年创作生活的回顾》中说到在日本留学时的课余之暇,“读了两本俄国杜儿葛纳夫(屠格涅夫)的英译小说,一本是《初恋》,一本是《春潮》”,也使得他“和西洋文学的接触开始了”,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但两者受于民族文化传统、时代背景和自我人生经历的不同,其文学观念也不同,郁达夫自我暴露的倾向更为明显,小说人物具有显性自我的存在,自我心理剖析更加彻底和细腻,人物基本都带有“零余者”的特点;而屠格涅夫的心理描写对象更为多变,从地主形象到多余人到新人形象,笔法简练,作者本人成为小说世界里传达旨意的隐性自我,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服务于要表现的社会现实。
心理描写的主要对象的差异
董易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初探》中说,“他(郁达夫)对自己的唯一要求就是毫不讳饰地把自己的生活***裸地写出来,而且用最单纯的抒情格调写出来,使作品充满他自己浓厚的主观的感情色彩”③,“每一篇小说主角几乎都是一个‘我’,即使有时不一定都以这个第一人称出现,这个小说的主人公也仍然会使读者毫不迟疑地想到或认出他就是郁达夫本人”。这些相似的形象构成了一个系列,被称为“零余者”,这是跟俄国“多余人”颇为相似的一类形象,这个名称恰恰来自于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从《沉沦》的他,到《银灰色的死》的他,到《春风沉醉的晚上》的
“我”,再到《茑萝行》的“我”……他们都是属于与社会格格不入忧郁寂寥的一类人,《茑萝行》中写道,“我这样一个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郁达夫的小说表达一种心灵的真实,表现出一种对内在空间的挖掘力量,其社会意义居于次要位置甚至隐于表面之下,因此被称为自我剖析心理小说。
屠格涅夫笔下的人物并没有一以贯之的系列,其人物多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