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井下人员定位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协议
鄂尔多斯市煤炭局
2010年8月23日
版本记录表
序号
版本
修改内容
日期
修订人
1
2010-09-01
目录
1. 适用范围 5
2. 术语说明 5
识别卡identity card 5
射频传感器st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5
接入点 accepting point 5
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5
3. 连接方式 5
4. 协议内容 7
数据结构 7
射频传感器信息 8
区域编码表 8
人员信息 9
当前井下状态文件 9
报警信息 10
5. 编码方案 10
报警类型表 10
数据状态表 10
煤矿编码 11
6. 注意事项 23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鄂尔多斯井下人员定位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规范的内容涉及到协议及编码规范。本标准规定了数据传输的过程,定义了数据交换传输的参数命令,交互命令、数据命令、控制命令的数据格式和代码。
术语说明
识别卡identity card
用于井下识别人员位置的装置。一般和射频发射读头一起使用。用于确定井下人员的具体位置。
射频传感器st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指RFID卡的读头。固定安装在煤矿的某一个位置,用于接收识别卡传送信息。
接入点 accepting point
接收煤矿人员定位数据的单位,一般指煤矿,也可以代表企业或旗区的监控中心。
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指鄂尔多斯市煤炭局中心机房。
连接方式
交互模式
监控中心与数据中心通过Socket的方式实现数据交互,数据中心提供Socket的Server端,对接方提供Socket的Client端。双方采用TCP的长连接的方式互连。数据发送采用UTF-8的编码方式将字符串写入基础输出流(二进制流)的方式。
实时数据交换
实时数据交换采用实时增量发送的交换方式,即Socket的Client端每接收到一条数据,就向Server端发送一条数据。
对于传感器、区域、人员信息的变动通过数据状态的标识进行,只有在数据变动时传递数据。
对于当前井下状态数据,进入矿井、离开矿井、进入下一个传感器时发送消息。采用有变化实时发送的方式进行。
采用长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向一个固定的IP和PORT发送数据。
如Server端成功接收数据,则Server向Client返回:
类型
返回值
设备信息
A 设备唯一编号煤矿编号年月日时分秒(数据接收时间)
区域信息
B 区域编号煤矿编号年月日时分秒(数据接收时间)
人员基本信息
C 人员身份证煤矿编号年月日时分秒(数据接收时间)
井下实时数据
D人员卡编号煤矿编号年月日时分秒(数据接收时间)
报警数据
E 煤矿编号报警时间
超时重发机制
一个请求命令发出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回应,认为超时。
超时后重发,重发规定次数后仍未收到回应认为通讯未可用,发送通讯结束信号,结束通讯后,应每隔10分钟尝试重新建立连接,直到连接建立成功,重新发送信息。
超时时间根据具体的通讯方式和任务性质可自定义。
超时重发次数根据具体的通讯方式和任务性质可自定义。
如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入库时,出现失败的情况,则返回:
类型
返回值
设备信息
AF 设备唯一编号煤矿编号年月日时分秒(数据接收时间)
区域信息
BF 区域编号煤矿编号年月日时分秒(数据接收时间)
人员基本信息
CF 人员身份证煤矿编号年月日时分秒(数据接收时间)
井下实时数据
DF 人员卡编号煤矿编号年月日时分秒(数据接收时间)
报警数据
EF 煤矿编号报警时间
对于入库失效的情况,双方应共同排查原因,进行解决,避免日后此类情况再次发生。数据持久化失败,则放弃该条数据,自动发送下一条。
出于某种原因,某一个正常连接的Socket希望退出连接时,可以向服务器发送“bye\r\n”退出连接。
协议内容
数据结构
采用流方式发送数据。发送数据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包头+数据+包尾+“\r\n”。
包头见协议内容,如OA0代表新增传感器,包尾为字符END,中间为数据部分,数据部分用“&”分割。
射频传感器信息
名称
传感器信息
内容
OA[0|1|2]&传感器编码&煤矿编号&所在分站编码&所在分站名称&所在区域编号&传感器名称&传感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