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和光同尘阳和城.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和光同尘阳和城.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8/1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和光同尘阳和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和光同尘阳和城
阳和城是明长城遗址之一,所在位置是今山西省大同市?高县的县城。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北方雄镇、军事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有“京畿肩背”“神京门户”之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阳和卫,卫所即今阳和城所在地。清初改“阳和卫”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改为阳高县,属大同府。

《三云筹俎考》记载:“阳和城(洪武三十一年砖建,万历三十年重修)本城离边密迩,为极冲,边外鹅沟等处,兀慎台吉男朝台吉、酋首屹力哥倘不浪等部落住牧。先年大虏入犯,曾有覆军殒将之祸。自嘉靖二十五年,军门从朔州移镇,重兵云屯,旋改朔兵备为阳和道,以本城原设参将改调天城,而以天城入卫游击补之。万历二三年又增抚夷守备左右掖营,管粮同知等官威□声慑,迄兹就款,似无足虑,但群酋之乞讨络绎三镇之轮蹄辐辏,烦扰放疲,惟本城独当之耳。”
以上文献中提到了“阳和道”,这涉及到了明大同镇的军事层级布置。明代北部长城边防共分“九镇”,可以理解为“九大军区”,最高一级是“镇”,例如山西北部分布有“山西镇
”“大同镇”;其次是“道”,根据《三云筹俎考》记载,大同镇下设四道,其中之一是“阳和道”;“道”之下的层级是“路”,大同镇所辖的四道总共下设九路,其中“阳和道”下辖新平路、东路;“路”再细分下去,就是“城”“堡”,阳和城以及《走笔长城》前几篇提及的各“堡”即在其中。从“镇”到“道”,再到“路”,再到“城”“堡”,这四个层级构成从上往下的管辖关系,分别驻守不同范围的“边”“墩”等,构成了一套条理分明、高效有力的军事防御体系。

以上文献里还提到了阳和城修筑于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说,在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所修。明朝在军事上实行“卫所制”,洪武四年(1371)置大同都卫,领二十六卫,辖区广大,东至北京的居庸关,西至黄河边的偏关,北至今呼和浩特,南至雁门关,东西绵延千余公里,南北亦有数百公里。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命大将军徐达修筑山西、北平边,“自永平、蓟州、密云迤西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有九,皆置戍守”(《明史?兵志》)。明代有8个皇帝在山西北部地区修长城。最早的是洪武时期,修了12城、1堡。最晚是万历年间。到《三云筹俎考》成书的年代,大同镇沿着长城形成了“1镇、4道、9路、20城、52堡”的繁密驻兵防御体系。

虽然阳和城修筑于明洪武年间,但阳高地区的行政设置历史却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早在西汉时期即置高柳县,附近还有
“道人县”,与高柳县同属代郡。阳和城南部的汉墓群遗存丰富,目前存有汉墓58冢,分布于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范围内。封土堆残存高十多米,冢体上多有被盗挖的痕迹。资料记载早在1943年春,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偕助手在古城村东发掘汉墓3冢,均为砖室墓,出土并运走大批汉代文物,主要有铜博山炉、铜印、铜镜和带钩等,随后的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
阳和城之南,有著名的“许家窑人遗址”,距今约10万年,属旧石器时代中期。197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来此考察,发掘出了人类化石和大量石制品、古角器以及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人类化石有许家窑人顶骨、枕骨残片以及齿、颌骨等。其中一块完整的右侧头顶骨,是全国近年来发现的最大的古人类化石。许家窑人是‘北京人’的后裔,大约在10万年前迁徙西行,遇‘大同湖’相隔,遂在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