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17登鹳雀楼.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7登鹳雀楼.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8/8/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7登鹳雀楼.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6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理解诗意,指导感情朗读。
教具准备:
投影图,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小朋友学的古诗还真不少呢?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1、板书课题:17 登鹳雀楼。指名拼读“鹳”(guan)。
2、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济有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课文内容(小黑板)。
2、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范读。
四、理解诗句。
学习一,二两行。
1、指名读一,二两行。
理解:
(1)出示课文投影图:
一天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晕气势多么壮观。
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太阳,青山,黄河)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傍晚)你怎么知道的?课文中把傍晚的太阳叫什么(白日)
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看图),它会怎么落下去?课文里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尽”是什么意思?(“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了什么?(黄河水流入大海)
(2)指名说这句话的意思?(傍晚,太阳依着群山落下去了,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3)看图,听录音(水浪声)
(4)指导朗读:小朋友,黄河水流向大海,那黄河水怎么流向大海的呢?流向大海是怎么个气势呢?现在老师带你们到黄河边上去听一听,看一看……。
(5)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让我们用高昂的声调读一读第一句。自由读;范读;指名。
小结:小朋友,这一句是写诗人在鹳雀楼上所看到的壮丽的景色。
板书:景(看)
学习第三,四两行。
(1)谈话: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
(2)指名读第三,四两行。
(3)学习理解下面的词:
欲:想要; 穷:穷尽:
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4)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再登上高一层楼)
(5)指导朗读。板书:(想)
小朋友们,第三行哪个词表示很远很远?(千里)欲(想要)这两个词要重读。小朋友们,这两行诗就是诗人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什么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齐读这句话。
五、练习朗读全文。
过渡:小朋友,因为这首诗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所以这是一首千古流传的名诗,现在听老师读一遍,注意,课题与诗文之间的停顿。
1、指名读。
2、分组,齐读。
3、朗读回答。
诗人登鹳雀楼看到什么?引读( )
想到什么?引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