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肝炎病毒第7章
甲型肝炎病毒
1
2
乙型肝炎病毒
其它肝炎病毒
3
石河子卫生学校潘晓军
2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肝炎病毒第7章
第3节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是指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
体。目前公认的人类肝炎病毒有5种类型,
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这些病毒分属于不同的病毒科,均引起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传播较广,对健康危害较大。其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除引起急性肝炎外,常引起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与肝癌相关,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考点:肝炎病毒的分型
3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肝炎病毒第7章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
(一)生物学特性
病毒呈球形,无包膜,为单股RNA型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对温度的抵抗力较强,
在干燥条件下25℃可保持
传染性1个月。加热100℃
5min或常用消毒剂(乙醇
、石炭酸、漂白粉、甲
醛等)处理,可将其灭活。
图7-7 甲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图
返回到
本节目录
4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肝炎病毒第7章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考点:甲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传染源主要是患者,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病毒通常由病人粪便排出体外,通过被污染的手、水、食物、食具等传染,严重时会引起甲型肝炎流行。
5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肝炎病毒第7章
病毒经消化道侵入,引起肝炎。
临床表现以无黄疸型多见,患者出现
发热、疲乏、食欲下降、肝脏肿大、肝区压痛及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黃疸,无慢性病例或慢性病毒携带者。
显性或隐性感染后机体均可产生抗体,血中抗HAV的IgM、IgG及局部的SIgA均可阻止HAV的再感染,免疫力持久,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消灭病毒、控制HAV感染中亦有重要作用。
考点:甲肝免疫性的具体内容
6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肝炎病毒第7章
(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HAV,是诊断
HAV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
为防止甲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应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饭前、便后洗手。病人排泄物、食具等应认真消毒。
特异性预防使用的疫苗有甲肝减毒活疫苗、纯化灭活疫苗两种。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均应接种。
考点:甲肝防治的具体内容
9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肝炎病毒第7章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
(一)生物学特性
1. 形态与结构
(1)大球形颗粒: 由双层衣壳和核心组成,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含HBsAg。核心内含核心蛋白(即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具有感染性,是完整的HBV颗粒。
(见图7-9、图7-10)
考点:乙肝病毒具体的形态结构
返回到
本节目录
10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肝炎病毒第7章
图7-9 乙型肝炎病毒三种颗粒电镜图
图7-10 乙型肝炎病毒(Dane颗粒)
结构模式图
(2)小球形颗粒: 成分是HBsAg,是由HBV在肝细胞内复制时过剩的HBsAg装配而成,无感染性。
(3)管状颗粒: 是由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成分与小球形颗粒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