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观察日记.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察日记.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察日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察日记
摘要: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指导观察实践,培养思维能力、观察丰富了想象力,增强了思维力,指导观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经常写观察日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灵感、观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观察实践、培养思维能力。
作家写作讲究捕捉“灵感”,教师指导小学生作文则要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着力,营造一种“兴之所至,文之所来”的氛围,以消除学生作文的畏难心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目前小学作文的通病就是:内容空洞,词汇贫乏,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除了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以及结合教材随堂练笔外,我还着重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一、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留意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以充实写作内容。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多因素的综合表现。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真实体验、热于阅读,丰富生活内容,表达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却“熟视无睹
”,作文时往往无话可说,提笔头疼,无从下笔。其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尚不善于观察生活,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人们认识生活,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首要步骤,也是进行思维活动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感知的思维,就只能是虚无的幻觉。因此。观察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打开思维的大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注意向学生讲解写日记的好处,介绍因坚持写观察日记而使作文有显著进步的典型事例,组织学生学习报刊杂志上有关介绍观察方法的文章,激发观察事物兴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对学生未来的活动有积极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推动作用,对活动性态度有促进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兴趣出发,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鼓励他们在真是的体验中感受。
平时,我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学生开始几天的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但没几天觉得乏味了,觉得无内容可写了。这时我就指导他们把每一天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想记下来,从而积累材料进行大量的自由灵活的练笔。同时,我还给学生提示观察范围和对象,帮助他们扩宽思路。我把观察的范围和对象归纳成以下几类――家里看到的人、发生的事:路上见到的人、遇到的事:课堂上教师和同学的活动:鸡、猫、狗等动物,家乡的自然风景等。然后,要求学生在以上范围和对象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材逐项训练。开始,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留意,不会细心观察,不会选择题材,打不开思路。因而,写作时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时,我就想方设法加以引导,从而达到训练的要求。例如,在训练人物肖像描写时,一开始,大多学生不管写什么样的人一律是:圆圆的苹果脸、细眉毛、大眼睛双眼皮。
“千人一面”抓不住人物的特征。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当场找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学生到讲台上来,让别的学生进行观察,看他们是否都是苹果脸,细眉毛,大眼睛。三个同学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也就是各有什么特点。经过几次训练,基本上改善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学生学会抓人物的特点来写了。例如: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