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从文明之灯到文化之乡.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文明之灯到文化之乡.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8/15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文明之灯到文化之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文明之灯到文化之乡
“也不知什么原因,普定似乎与文化特别有缘。”著名作家、书法家戴明贤曾这样评价普定。
一个“缘”字,道出了普定的文化渊源,也道出了普定的魅力所在。
与文化结缘的地方,大多人杰地灵,引人千里遐想。普定也不例外,从历史到现代,传奇故事层出不穷,奇绝妙境林林总总,充满了令人神往的魅力:
比如那个埋藏着人类万年文明的神秘洞穴――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的穿洞;
比如那个曾出现在《史记》中的神秘古国夜郎所在地;
比如那个被誉为“流动的国墨山水画廊”、山围林相伴的夜郎湖;
比如那个曾经孕育了著名花鸟大师、雕塑大师袁晓岑,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任可澄,哲学家、美学大师刘纲纪,著名画家、雕塑家袁熙坤等享誉海内外文化精英的地方……
守住人类文明之根
这里曾是一个名为“普里”的古部落,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繁衍人口,聚集成县,遂为普定――取“普里底定之义”。
“底定”,是“安定、平定”的意思;《书?禹贡》中即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之句。除了“安定”的意思之外,“底定”还有一层“守底守本”的意思,不仅安定,还要“守根”。
那么,守的这个“根”是什么呢?
是洞,是火种,是一万六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类从树上走下来,生产各种石器,克服自然困境,在洞穴里繁衍生息,并且最终走出洞穴,走向文明的源。这,就是“普定穿洞古人类遗址”的意义,也是普定人一直执著于文化发展的原因。
这里的文化太过古远,始于16000年前。
在普定县城西 5公里处的一座孤山上,就掩藏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洞穴,洞高九米,长十八米,是距今16000年前古人类生活遗迹。
这里是我国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一次极其重要的发现,也是人类文明的其中一个重要源头。1994年5月,中科院刘冬生等六院士到达普定,充分肯定了普定穿洞遗址的价值并给予高度评价,亲笔写下了“普定穿洞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在当代对于人类起源、演化方面具有重大国际意义。”这座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穿洞古人类遗址,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和极高的学术地位,被中科院专家们誉为“亚洲文明之灯”,如今已建成“穿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
望着这座巨大的洞穴,那些数不尽的骨器化石,那些万年前的篝火遗迹,仿佛看到了来自1万多年前的画面,看到人类一串串鲜活的印迹:我们的祖先如何在洞穴中生火、照明、生存、繁衍,然后一步步走出洞穴,携手从蛮荒走向文明,生生不息。
赋予普定发展新内涵
“普定是个出思想、出嗓子、出色彩、出人文精神的地方。‘亚洲文明之灯’――穿洞是根,有了火种,就会燃烧,‘我’从穿洞来,‘我’到哪里去?普定的文化研究很深入,善于思考,富于创造,敢于正视劣根性,又能发现一种精神,于是普定人人气很盛、文事很盛,工作和文事能从大处着手,有大气派,有新篇章。”一位作家如是说。
这是一个民族民间文化荟萃、多民族文化形态并存的地方:全县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千百年来,在普定这块古朴而又年青的土地上,居住有汉、苗、布依、仡佬和白族等不同的民族,形成了普定丰富多采的多元文化形态和和谐共存、百花齐放的局面。如汉族的地戏、花灯、铁水冲龙,苗族的芦笙舞、板凳舞,布依族的铜鼓舞以及各类故事、硕歌、传说、蜡染、刺绣、楹联石刻、庙宇楼阁等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