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南宁地铁西乡塘站综合施工技术研究科研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1、总体概况
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TJSG-04标为西乡塘客运站,本站为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由西往东的第四座车站。位于大学西路与梧桐路口交叉口,采用站台宽度为12m岛式站台,地下两层双柱3跨箱型框架结构(局部单柱双跨),明挖法施工。车站起点里程为YSK4+,车站终点里程为YSK5+,,。,,~。车站共设10个出入口,3组风亭。,主体建筑面积20433m2,,地下连续墙深度为29m~。
主体结构采用800mm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方案,标准段采用三道支撑,端头井设置为四道支撑,附属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两道内支撑支护方案。
西乡塘客运站站厅层效果图
2、设计技术标准
主体构件及内部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
地下结构中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属甲类人防工程,工程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防化等级均为丁级;
地下结构按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进行设计,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结构设计时采取7度的抗震处理措施;
地下车站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为一级,附属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结构中主要构件的安全等级为一级。
3、地质情况
场地处于邕江Ⅱ级阶地,覆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层①1、素填土①2、软塑状淤泥质土②1-2、硬塑状粘土②2-1、硬塑状粉质粘土②2-2、可塑状粘土②3-1、可塑状粉质粘土②3-2、软塑状粉质粘土②4-2软塑状粉质粘土②5-2、粉土层③1、粉(细)砂④1-1、细砂④1-2、中砂④2-1、中砂④2-2、粗砂④3-2、砾砂④4-2、圆砾⑤1-1、卵石⑤1-2及古近系泥岩层⑦1-1、⑦1-2、⑦1-3、粉砂岩⑦2-2。本站坑底为④1-1粉细砂、④4-2砾砂、③1粉土与②5-2软塑状粉质粘土土层。连续墙墙趾在泥岩层中,坑底土层②5-2软塑状粉质粘土(渗透系数较小)。
本站古冲沟地质补勘情况如下:
图1: 1~3m为粘土
图2:3~16m为粉质粘土
图3:16~26m为粉细砂
图4:26~27m为中粗砂
图5:27~
图6:~
图7:~
本站地质参数值如下表:
4、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钻探揭露,本站钻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内有两层地下水,第一层为地下水为上层滞水,第二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a)潜水
第一层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1)2中,该层地下水水量贫乏,主要由大气降雨及生活废水补给,主要通过大气蒸发方式排泄,水位埋深与填土层的厚度有关,无统一水位。
(b)承压水
第二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砾砂(4)4-2、圆砾(5)1-1、卵石(5)1-2层中及其上下部的砂土层中,具承压性,主要由大气降水及邕江水补给,水量丰富,由于邕江防洪堤的建设,地下水与邕江河水位的联系趋弱,在丰水期主要为邕江水向地下水补给,而在枯水期地下水向邕江排泄。~,~,~,~。
二、项目前期科研工作情况
根据本站特殊地质情况,为保证科研活动的积极开展,我项目部积极请了设计、勘察单位及相关专家对本站土建施工进行了总体方案及特殊地质施工等方面的论证,同时针对古冲沟等不良地质情况进行了地质补勘,并就专家及勘察、设计等单位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初步挖掘适合本项目的一些科研课题,并针对关键技术进行初步资料的检索收集;制定科研进度计划和活动计划,加强数据收集,工程实施前期,通过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开会研讨,确定本工程相关施工步序;按照专家会议思路对一些课题进行了拟定,同时就BIM技术对上海毕埃慕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进行了初步咨询。同时现阶段地下连续墙施工收集了相关的影像资料。
三、立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西乡塘客运站为五分公司成立以来施工的第一个地铁项目,本站地质相当复杂,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风险,最不利的地质条件主要为古冲沟槽、砂砾卵石层及基坑开挖承压水层,鉴于地质情况的特殊性,保证施工安全是第一要务。同时局对西乡塘客运站提出了在业主各项评比中进入前三名的硬性指标,优质高效、安全地干好本站,对局在南宁市轨道交通责任有限公司滚动发展
也尤为重要,同时也为五公司地铁施工总结施工经验,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类似地铁施工。积极进行科研开发,率先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