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交通及消防安全小知识》2010.02.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交通及消防安全小知识》2010.02.doc

上传人:名侦探柯南 2013/1/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交通及消防安全小知识》2010.02.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教案一、导入:文言文具有简洁、精炼的特点,在不影响语言表达的前提下,经常省略某词或某成分。今天来学****一下省略句中的主语省略和谓语省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如何掌握这个方法。二、过程:A、主语省略:(一)、承前省略:上下句都用同一主语,上句已经出现主语,下句的主语可省略。上句的宾语,如果紧接下一句的主语,这时,后一句的主语可省略。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解析:第一句话里提到“异蛇”,下一句就将“异蛇”这一主语省略了,并且和后一句是同一主语,所以“触草木”的主语也给省略了。但是“尽死”的主语就不是“异蛇”了,它紧跟上一句的宾语“草木”,所以紧接下一句的主语就是“草木”尽死。即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练****将省略的部分补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答案:(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毕,(余)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二)、蒙后省略:主语在下句中也有出现,或主语所指的事物在下句中也有交待,这时上句中的主语可以省略。例: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解析:这句话的主语是同一个人,是谁度我至军中的呢?在下一句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是“公”。这一主语在下句中已经出现,所以,上一句省略的也是“公”,即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练****将省略的部分补出。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答案:(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三)、对话、自述省略:对话中,对话人往往省略,这时要留心上下文,辨别是谁说的话。还有,一个人自述或向别人陈述自己的事情时,因为主语是说话人自己,也常省略。例:刿曰:“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解析:曹刿在问谁“何以战”?,也就是和谁在对话呢?下文是“公曰”,所以是鲁庄公,因此“何以战”之前省略了主语“公”。“弗敢专也”,说的是谁呢?这句话是鲁庄公说的,也就是自述,因此省略的就是鲁庄公自己。即刿曰:“(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练****将省略的部分补全。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答案: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公从之。(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翻译省略句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看语境。1、承前省略:看两句话中的主语是否是同一主语,如果是的话,那就证明后一句的主语被省略了。2、蒙后省略:如果第一句话没有出现主语而解释不通的话,看它紧接着的下一句话。如果下一句话的主语出现了,那也就是上文省略的主语。3、对话、自述省略:和上下文结合的特别紧密,一定要注意对话人,清楚是谁说的,对谁说的,谁回答的。B、谓语省略: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不能省略,在古汉语一定语文环境中,动词谓语往往也可省略。不过在古代散文中少见,在古诗中较为普遍。(一)、承前省略:在结构相同的句子中,前一个句子用了某个动词谓语,后面相同的动词谓语可以省略。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析: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第一个句子里的动词是“择”,后一句中就没有出现,很明显将动词“择”省略了,即“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