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弹幕”来了.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弹幕”来了.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5/8/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弹幕”来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弹幕”来了
从技术上来看,彰显人性,是任何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2014年10月12日晚,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沙土鳖兼闲操心伪新媒体关注者,看了芒果台的金鹰奖互联网盛典之后,不得不手工点赞32。
我一边在心里很装逼地翻腾着翘楚、标杆、旗帜这些华丽丽的词儿,一边由衷感叹:在作为党的喉舌的重要阵地的电视屏幕上,首次引入“弹幕”技术,把传统电视与互联网进行经典性融合,芒果台你丫牛逼,貌似又饮“头啖汤”?
什么是“弹幕”?
先掉书袋。
简单来说,所谓弹幕,是指网站提供观赏者可在影片上留言,而留言会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影片上的电子互动技术。
AcFun和Bilibili是中国大陆这一领域最大的两家网站,此外,还包括创建于2011年但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吐槽网(),后者也被称为C站。
今年8月开始,电影《秦时明月》和《小时代3》,首次把网络视频中的弹幕引入到国内线下电影院,在成功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事实上,视频网站是电影院线进行弹幕多屏互动尝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土豆和乐视影业分别是《秦时明月》和《小时代3》的出品方,都试图把源自互联网的文化更多推向线下市场,而土豆则是最积极推广弹幕直播的网络视频平台。
今年8月的官方数据称,土豆日均弹幕数超过10万,日独立观看弹幕用户数超40万,积累的弹幕用户目前也超过百万。
此次芒果台在晚会直播中,虽然没有全程使用弹幕(你懂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要指示,经过后台删节了大量敏感字段),但是,这也印证了随着“三屏合一”时代的真正到来,互联网公司和电视台都意识到必须打通电视屏、手机屏、PC之间的互动体验。
“弹幕”的互动特点
这是一次大型直播,体现了如下几个互动特点:
1、自始至终,节目主持人都在不断地引导观众参与互动。
很多互联网公司,甚至电视台自己的新媒体部门,都在尝试让观众参与已经制作播出的电视节目的各种互动。事实上,这些互动都是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技术与介质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观众与主持人与主创人员的互动,这就等于几只猫在围着鱼缸讨论鱼该如何游泳而鱼没参加。而本次直播,主持人穿插始终的对观众的系统性引导,等于把传统意义上的“观众”变成了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2、观众的存在感、控制欲得到释放与满足。
对于观众的互动结果,主持人会分不同时段,将互动数据在节目中给以通报。特别是后半程,让观众将自己的想法、观点,实时地在电视屏幕上
“吐”出来,这些都构成了信息互动的高潮,使得观众(互动参与者)的存在感、控制欲等人性的需求,得到了释放与满足。通过内容影响观众的情绪,这是媒体人应该的驾轻就熟的看家本事。但是通过互动技术来激发观众的荷尔蒙分泌,扰动观众的情绪,这是电视人与新媒体融合难以逾越却又必须逾越的一道深沟。媒体运营的是受众的情绪,一个无法扰动观众情绪的新媒体,不是真正的新媒体。这才是本次尝试的意义所在。
3、电视大屏与手机小屏无缝连接。
我不知道节目结尾时,汪涵的一番关于“电视与互联网不是谁吃掉谁,而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论述是出自编导之手,还是他个人对媒体趋势的理解,但他的确道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真谛。本次互动实验也的确充分发挥了大屏和小屏的优势,通过大屏获得信息,通过小屏互动信息。这正如工业革命不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