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行政法学
第3章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行政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具有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对此概念,应从以下几点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行政行为是具有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
第二,行政行为是基于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而实施的行为。
第三,行政行为是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法律要素。
总之,主体要素、职权职责要素和法律要素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这是我们界定是否为行政行为的基本标准。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对行政行为概念的界定是分析和探讨行政行为特征的基本前提,反过来对行政行为特征的分析,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内涵。行政行为的特征表现为:
(一)从属法律性(二)单方意志性
(三)强制性(四)服务性
(五)裁量性(六)效力先定性
第二节行政行为的内容与分类
1、内容
(一)赋予权利或剥夺权利
(二)科以义务或免除义务
(三)确认法律事实和法律地位
2、效力
公定力
确定力
拘束力
执行力
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分类
(一)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以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划分。如何区分?
有以下几个标准:1、行政行为针对的对象是否有特定性。2、行政行为的内容可否反复适用。3、是否直接产生法律上的效果。即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是否产生直接影响。
判断
1、湖南省某县县长向其下属的一个乡发布命令,该乡种植的所有金银花必须喷洒某种杀虫剂。
2、某大桥出现安全隐患,公安机关禁止所有车辆都必须改道。
3、98大洪水过后,湖南某地发现几百起传染病,卫生部门遂发布命令:所有居民在未去当地医疗机构打完预防针以前,不得饮用自来水。
(二)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以法律是否对之严格拘束,是否给行政主体留有选择、自由裁量余地为标准划分。
(三) 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
以行政主体是否可以主动实施为标准划分。
行政行为的这一分类有利于分析行政行为的实施条件和判断行政主体是否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