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园区开发商的信息化规划攻略.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园区开发商的信息化规划攻略.docx

上传人:1723063821 2018/8/16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园区开发商的信息化规划攻略.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园区开发商的信息化规划攻略
导读: 未来,园区开发商的经营模式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四个趋势:房地产经营模式的转变:从“开发商”转向“运营商”;业务领域多样化;依靠输出品牌和经营模式进行战略扩张;加强整合并提供各种特色资源。
关键字:IT规划信息化规划
未来,园区开发商的经营模式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四个趋势:房地产经营模式的转变:从“开发商”转向“运营商”;业务领域多样化;依靠输出品牌和经营模式进行战略扩张;加强整合并提供各种特色资源。
园区开发商业务模式特性及发展趋势
行业第二波高潮——理性开发,和谐发展,成为增长引擎
开发区的设立与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创举。自1984 年9 月25 日开始,我国开发区建设史已有二十多年,期间出现过几次大起大落。概括来说,开发区行业经历了1984~90 年代初的“优惠政策主导”阶段、90 年代中~21 世纪初的“基础环境主导”阶段、2003~2005 年的“清理整顿”阶段,正迎来行业的第二波高潮,逐步走向“理性开发、和谐发展”的第四阶段。
2008 年,54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的建设用地,%的进出口总额、% 的GDP、%% 的税收——开发区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
模式之变——单一土地开发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行政管理向市场化运作转变
作为开发区的核心执行者,园区开发及经营者也伴随着开发区的建设逐步成长。园区开发商的经营环节包括了筹措资金、土地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开发经营项目、招商引
资、提供产业服务和功能配套等。与普通房地产开发商不同,园区开发商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后期的经营。这一行业具有“投资大、衔接紧密、增值服务多、回报稳定”等特性。一方面,开发企业将区内土地进行深加工,在土地和区域环境上实现升值;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为入驻企业提供空间解决方案和横跨整个生产供应链的配套服务来实现投资回报。
在我国,园区开发商的发展主要分为四大阶段:
开发初期阶段:开发企业除少量的注册资本金和启动资金外,主要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财政的贴息和担保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并快速招商,引进项目。该阶段的开发商主要借助银行借贷和财政拨款,以投入为主。
开发初期阶段:开发企业除少量的注册资本金和启动资金外,主要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财政的贴息和担保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并快速招商,引进项目。该阶段的开发商主要借助银行借贷和财政拨款,以投入为主。
市场化运营阶段:随着园区建设和入驻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开发商的主营业务逐渐由单一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与企业自身发展或园区功能相吻合的多元化布局。绝大部分开发商继续立足区域土地和房地产开发, 在主营业务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小部分则围绕园区的产业定位,提供与园区功能相配套的服务性产业。该阶段的开发商通常已形成租售并举的房地产经营格局,物业出租和园区服务等经常性收入的占比逐渐提升。
跨区发展阶段:一部分运作良好、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由于园区内土地资源逐渐利用殆尽,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与突破、做大做强主业,已开始走出开发区,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资源。通常区外拓展的业务都立足园区多年开发建设经验所形成的自身优势基础上,与房地产开发或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