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合拍片探索香港电影业新未来.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合拍片探索香港电影业新未来.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8/1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合拍片探索香港电影业新未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合拍片探索香港电影业新未来
香港电影产业多浮沉
2015年4月19日,第34届香港金像奖落下帷幕。此次共有22部香港本土电影以及五部两岸合拍作品入围。今年提名最佳电影的五部港产片,其中有四部电影背后都有内地资金注入,《黄金时代》、《亲爱的》故事发生在内地,《窃听风云3》由博纳影业和优酷土豆等内地公司投资,甚至描述香港本土故事的《香港仔》(内地片名《人间―小团圆》)都有华谊兄弟的身影。
最终,人们发现从最佳女主角奖花落赵薇手中,到许鞍华凭借《黄金时代》拿下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奖,今年的金像奖几乎是合拍片的天下,只有导演陈果的《那夜凌晨,我坐上由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属于“血统纯正”的港资电影。
香港电影金像奖创办时,正值港产片崛起,因此香港金像奖一直以来有比较明显的地域限制。按照评奖条件,影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的其中两项,方有资格称为香港电影,也才有资格入围:1、导演须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2、出品公司须有一间为香港合法注册公司;3、影片最少有六个工作项目的工作人员为香港居民,以十六个工作项目计算,监制、编剧、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新演员、摄影、动作设计、美术指导、服装造型、剪接、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音响效果及视觉效果,每个工作项目只计算一位香港工作人员;若原创电影歌曲的作曲、填词及主唱多于一位为香港工作人员,亦只会计算其中的一位。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来临,香港电影产业受到冲击。受成本、制作时间等各种条件限制,制作不够精良、单靠影星撑起电影,只有量没有质,港产片票房连续下挫,好莱坞等“梦工厂”生产的电影逐步抬头。到了90年代后期,盗版VCD更给香港电影市场带来了沉重重击,曾经辉煌的港片逐渐沦为了“怀旧”的代名词。
CEPA促合拍片繁荣
自2003年6月29日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简称CEPA协议)之后,香港与大陆的电影公司合拍的作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根据CEPA协议相关规定,香港主创人员所占比例不受限制,但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对故事发生地无限制,但故事情节或主要人物应与内地有关。
香港电影人开始接连北上,2003年至2012年间,伴随CEPA十年的开放利好,内地与香港的合拍影片数量总计达到了322部,%。2006年底,陈可辛导演的古装电影《投名状》开拍,制作发行方大都为内地的影视公司,好评不断。还有2008年的《画皮》及2009年的《十月围城》,亦有不错的票房。
“香港导演+内地投资+内地演员”的基础模式越发凸显。前者拿下了两亿多人民币的高票房,后者更是票房口碑双丰收,香港导演北上的决心越发强烈。
到了2013年,中国获准立项的合拍片共55部,其中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占到了62%,同年共有16部香港内地合拍片票房过亿,票房收入前十的国产片中,《西游降魔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风暴》等影片均属于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
2014年,徐克的《智取威虎山》、王晶的《澳门风云》、杜琪峰的《单身男女2》、彭浩翔《撒娇女人最好命》都拿到了数亿票房,其中《智取威虎山》,进入内地影史票房前十。
可以说,CEPA直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