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逍遥游(上课).ppt

格式:ppt   大小:1,503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逍遥游(上课).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8/8/17 文件大小:1.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逍遥游(上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逍遥游 (庄子)
作者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净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庄子》中的成语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以貌取人
呆若木鸡望洋兴叹枯鱼之肆
东施效颦每况愈下薪火相传
螳臂当车无中生有运斤成风
明镜止水标新立异越俎代庖
朝三暮四贻笑大方大方之家
成者英雄败者寇……
庄子是战国时代宋国人,在家乡当过管漆园的小吏。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察觉到人的根本问题,在于人的不自由。人为什么不自由,因为人有依赖。人依赖物质而生活,人依赖情感而生活,人依赖知识而生活。这些依赖,往往使人陷入了“不自由”境地。如果人要实现自由,便须先去掉依赖之心。即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达到逍遥的无我境界。
“逍遥”
《逍遥游》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云:
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
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谈南华三十篇。(《庄子》又称《南华经》)可见理解本篇对于领会全书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风格。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北冥( )
鲲鹏( )
抟( )
迁徙( )
坳堂( )
草芥( )
夭阏( )
決起( )
蜩蝉( )
舂粮( )
蟪蛄( )
大椿( )
斥鴳( )
泠然( )
万仞( )
蓬蒿( )
míng
kūn
tuán

ào
jiè
è
xuè
tiáo
chōng
huì gū
chūn
chì yàn
líng
rèn
hāo
《逍遥游》正音
北冥(míng) 鲲(kūn)鹏
迁徙(xǐ) 抟(tuán)扶摇
坳(ào)堂草芥(jiè)
夭阏(è) 蜩(tiáo)蝉
決(xuè)起抢(qiāng)
榆枋(fāng) 舂(chōng)粮
小知(zhì) 晦朔(shuò)
蟪蛄(huìgū) 大椿(chūn)
斥鴳(chìyàn) 万仞(rèn)
蓬蒿(hāo) 沮(jǔ)丧
数数(shuò)然泠(líng)然
恶(wū)乎待
疏通课文意思(1-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南海就是自然造化形成的水池。
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1-2):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齐谐》是记载怪异的。《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山野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苍苍茫茫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这样罢了。
理解: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做比较,表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