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doc

格式:doc   大小:26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yixingmaob 2018/8/18 文件大小:2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4一2020)
(草案)
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地为志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与全国地方志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发展基础与需求
地方志作为全面系统记述特定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展示当代中国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编修地方志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隋唐时期基本形成了政府主持编修的格局,至宋代在体例上墓本定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得到发展,代代相济,连绵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不懈努力,地方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道路。
——地方志工作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务院2006年颁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后,各地陆续颁布地方志法规与政府规章,依法开展地方志工作。
——初步形成以制度保障、工作成果体系、事业发展格局、共同价值理念为主要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志文化。在制度保障方面,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组织和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以及推动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和各级政府工作任务,要求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的工作机制。在工作成果体系方面,首轮修志已结束,第一二轮修志进入关键时期,编纂出版了7000多部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20000余部行业志、部门志、专题志、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1700多种、数万卷的地方综合年鉴,以及种类繁多的地情文献资料,加上现存的8000多种旧志及其整理成果,共同构成了一座不断丰富、以国情地情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志资源宝藏。在事业发展格局方面,初步形成志书、年鉴、旧志整理、数据库、方志馆、地情网站、方志期刊、理论研究、开发利用等全面发展的局面。在共同价值理念方面,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开展修志编鉴工作,秉持实事求是、存真求实的修志人从业道德,形成了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悟尽职守、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的修志人精神。
——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国家方志馆和地方各级方志馆、地情资料库以及地情网站在内的方志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各级各地地方志工作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需求,抢救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密切海内外华侨华人与祖国亲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地方志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地方志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机构建设不断加强,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地方志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方志学及年鉴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影响的不断扩大,使地方志工作建立在坚实可靠的科学基础之上。地方志工作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发展,使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
目前,全国地方志工作和事业呈现出令人振奋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同时,在前进中存在着对地方志工作重要性认识应到位、规划性应增强、法治建设应加强、各地发展应平衡、机构应健全、工作渠道应保持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