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英语论文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饮食文化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透彻地了解饮食文化对语言学习者具有积极意义。美国是重要的英语国家之一,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了解美国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于学习跨文化交际具有很大的帮助。笔者通过对日常饮食特点、饮食观念、饮食礼仪及饮食文化差异形成原因四个方面对中美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
一、日常饮食特点比较:
(一) 中国日常饮食特点
中国饮食以其工艺精湛、工序完整、流程严谨、烹调方法复杂多变等特点在世界烹饪史上堪称一枝独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1>。在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中,主食以米、面和杂粮为主。菜肴以畜、禽、蔬菜、水产品、海产品和干货为主。食物制作上注重荤素搭配,主辅搭配,及色、香、味、型、质、养等的有机组合。注重因时、因地、因人而变,讲究五味调和,强调食疗、食养,以适口者为上。烹饪方法变化较多,常见的烹饪二三十种之多,如:煎、炸、爆、炒、熘、烧、煮、烤、涮、烩、熏、炖、蒸、焖、炝、卤等。调味讲究变化,注重原料的本味发挥,即所谓“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常用调味品有酱油、醋、糖、盐、味精、各种香辛料、酱料等,在基本调味品的基础上加以组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型,如:葱油、椒盐、咸鲜、糖醋、蒜香、咸甜等。菜式变化丰富。普遍实行三餐制,每餐包括主食、菜肴。和餐为基本的进餐形式<2>。
(二)美国日常饮食特点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自从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的一些国家就开始不断向北美移民,在此开拓殖民地。在开发当地经济的同时,他们也把居住地的生活习惯、烹调技艺等等带到了美国,所以美国菜可以称得上是东西交汇、南北合流<3>。各个地区和民族各种风味菜肴在美国的餐饮市场上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美国人的饮食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比较随便,他们追求吃的快捷、方便,讲求营养的摄取但不讲究精细。我们一提到美国食物便会立刻想到汉堡包、热狗、三明治等食品,而实际上,他们的饮食要比我们想象的丰富的多。美国人一日三餐的时间和中国人基本一致。早餐的内容以面包、麦片、牛奶、香肠等为主;午餐则比较随便,多数人会在工作地点吃些快餐,如三明治、热狗等;而晚餐则比较丰盛,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会好好地慰劳一下自己,这是一天中的唯一的一顿全家人团聚的正餐,一般有一二道菜,如牛排、烤肉、炸鸡等,配以一些青菜和水果,主食则为面包、米饭等。临睡前,美国人还会吃些点心、水果等作为夜宵。从口味来看,美国人比较喜好清淡,生冷的食品。菜肴的味道一般是咸中带甜,同时在做菜时所有的肉菜都先剔除骨头,鱼去头骨和骨刺,虾蟹去壳。美国人不爱吃猪蹄、肥肉、鸡爪、动物内脏等,这一点和中国人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在烹饪时很少放调料,大多数情况下把酱油、味精等调料放在餐桌上自行取用。
二、饮食观念比较
(一) 中国人的饮食观念: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从这句话我们就能看出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他们将饮食的追求作为人生至乐追求。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的食谱可以堪称是相当广泛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凡是能吃的都会拿来吃。据专家研究,中国人吃的蔬菜种类是西方人的六倍多。在烹饪过程中,中国人注重色香味俱全,其次才是营养的搭配,从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感性,他们对饮食的注重程度已经将饮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