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材料类专业选修课课堂教学论文
一、材料专业选修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的管体体制和考核方式存在着轻视教学现象,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科研在高校的排名和各种评比中占有较大的份量,为此高校普遍存在“科研至上”的观念。许多学校在职称评定和各种奖励政策的制订上严重偏向科研,甚至在教师考核上出现了科研工作量可以顶替教学工作量的现象。如果科研项目多,经费多,可以不教学,而且教学方面的荣誉和奖励还可以照拿。这种政策导向,严重地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科研上,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在高校里,普遍存在着行政占主导地位,教师占附属地位的现象,无论是在学校的地位还是在利益分配上,行政人员优于教师。教师本是创造价值的主体,反而受到忽视和排挤,这使得一些教师千方百计地想要转行政岗,无心教学。
。在教务安排上存在着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现象,比如在选修课的上课时间和上课老师的安排上表现的尤为突出。选修课经常排在下午、晚上或周末,授课人员也常选一些刚进校、教学经验不丰富的老师上课。这给老师和学生都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选修课不重要。这样会导致教师和学生都缺乏上课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学生的认知、学习动机及课堂行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很多学生对课程的认知能力不够,当初进行课程选择的时候,对所选课程并无过多了解,只是从课程名称上根据自己主观判断进行了选择,导致在课堂听课时缺乏学习兴趣。有时甚至因为不了解课程内容,出现了跳跃式的选课,即因为没有学过前期必修的专业课程,直接选修了高阶的专业课程,出现了上课听不懂的现象。因此,学生选课时要多看看大纲,必要时可以请求老师或师兄师姐的帮助。
,有着其他的目的:比如哪门课将来考研需要、哪门课学分高、哪门课好过、哪门课可以逃课等,甚至单纯为了获得学分,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来上选修课;有的学生不关注课程的实际内容,选课只是为了获取成绩或学历,得到奖励或证书,谋取工作或职业等。
。在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大学生的参与普遍较少。而参与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学生不愿参与。比如:有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去上课就是为了老师的抽查和签到。另一方面是学生愿意参与,但参与方式被限。目前,教师在大学的课堂上是主角,教师策划和实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无权主动参与课堂,或是必须得到老师的批准或许可后才能参与到堂课教学的活动中,而且参与方式非常有限。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主动设计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势必会带来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很多不良行为,常见的不良行为有:
(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睡觉、聊天或者玩;
(2)不能准确回答老师问题;
(3)迟到早退,到课率较低;
(4)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等。这些不良行为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不但影响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也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管理不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
材料类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有些内容理论性较强、稍显枯燥,需要学生培养兴趣、主动地去接纳吸收知识。授课教师如果采取呆板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