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56个民族是一家 3教案 浙教版.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56个民族是一家 3教案 浙教版.doc

上传人:duzw466 2018/8/19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56个民族是一家 3教案 浙教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浙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
1. 56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情景法、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前准备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史料,维护民族团结的史料;建国后党和政府及当地政府为维护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等材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1:爱我中华
学生2: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师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学****新课】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学生简答。
教师出示投影: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简答。
教师归纳投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教师: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
学生讨论,简答。
教师: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
教师投影出示我国民族地区分布图。
学生观察并试着归纳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学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教师:你知道我们当地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简答(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教师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板书)
教师出示材料: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应选少数民族代表360名左右,在360名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中,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产生的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为320名,满足了55个少数民族均有代表的要求,各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分配与十届全国人大相同。其中,蒙古族24人,回族37人,藏族26人,维吾尔族22人,苗族21人,彝族20人,壮族44人,布依族7人,朝鲜族9人,满族20人,侗族6人,瑶族6人,白族4人,土家族15人,哈尼族4人,哈萨克族5人,傣族5人,黎族5人,傈僳族2人,畲族2人,高山族2人,其他少数民族各1人。
教师: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教师:为什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