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doc

上传人:dreamclb 2018/8/19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篇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一、亚非欧的反法西斯斗争(一)亚洲:中国的抗日斗争(1931—1945)
(二)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1935—1936—1945)
1、意大利入侵的原因:埃塞俄比亚临近红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占领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就可以控制红海南大门,并把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连接起来,加强在东地中海的势力
2、埃塞俄比亚暂时失败的原因:
①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意大利军队为了尽快占领埃塞俄比亚,除了使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外,还使用了毒气弹;而埃军虽然勇敢作战,却由于装备落后等原因,致使作战失败②以英法为首的西方大国,对意大利的侵略活动采取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原因:英法认为在地中海地区对自己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是德国,因此想拉拢意大利以寻求支持,以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不惜牺牲埃塞俄比亚)
(三)欧洲:西班牙内战(1936—1939)
1、背景:西班牙于1931年成立共和国,1936年,西班牙左派政党组织的人民阵线上台执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打击了保守势力。代表西班牙右翼势力的佛朗哥将军于同年7月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
2、国际上各种主要势力的态度

①德意:向叛军提供装备,并公然派出大量军队直接参战
,它们干涉西班牙内战
原因:A、敌视包括共产党等左派参加的共和政府;
B、企图控制西班牙和西属摩洛哥,形成对法国的战略包围,切断英法与其殖民地的联系;
C、把西班牙变成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试验场
②英法:“不干涉”政策
原因:一方面表明它们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扩张的巨大障碍,要联合起来同苏联和共产国际作斗争;另一方面,当时德国主要致力于扩军备战,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因此给它们的结盟贴上“***”的标签,利用西方大国统治接团惧怕共产主义的心理和反苏***的欲望,在“***”的招牌下,同西方大国争夺势力范围
走向世界大战
一、慕尼黑阴谋
(一)背景
1、30年代后期,德国加紧了对外扩张和侵略,1938年3月,德国出兵吞并了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苏台德地区)——原因:削弱捷的抵抗力量,扫除其侵略扩张的障碍
2、捷克斯洛伐克抵制了德国的无理要求
3、英法等国要捷屈从于德的要求
——原因:惧怕战争,企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换取一时的和平,并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二)过程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把苏台德割给德国的协议
(三)影响
1、标志着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为什么?)
原因:在中、埃、西等问题上,英法或貌似公允,或置身事外,但在苏台德问题上,英法不惜从幕后走到前台,抛开当事国,公开与法西斯国家勾结,明目张胆地共同出卖他国利益,这是大国强权主义和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
2、鼓励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
①1939年3月,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
②不久,意大利吞并了阿尔巴尼亚
③德国向英国提出归还一战后从德国分割出去的殖民地的要求
二、绥靖政策
篇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说明(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等主要事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克。德军
“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这些都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认识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
、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知道对待邪恶势力必须要与之斗争,不然就是助纣为虐。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和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