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历代床榻之华韵.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代床榻之华韵.doc

上传人:plm860108 2018/8/19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代床榻之华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代床榻之华韵
内容提要:床榻,系中国古典家具中六大门类之一,是当今古典家具收藏备受热衷、备受人们追捧的对象。床榻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意义别样,如今的“现代简约”床再次得以升华。
关键词:古代床榻,架子床,拔步床,现代床,文化
正文:当今中华盛世,收藏成风,这是国人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提高的一种表现。对发扬中华文化,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中要意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文物历史沧桑,流传下来可谓是弥足珍贵。作为家具六大门类之一的床榻,至今流传广义。
床榻史可追溯至神农氏时代,《广博物志》中曾有“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篑,吕望作榻”的记载。床与榻同为卧具,却是两种既不同又相近的家具。汉代刘熙在《释名·床篇》中解释道:“人所坐卧曰床。”又说:“长狭而卑者曰榻。”《说文》也说:“床,身之安也。”而榻,则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古典家具中的拔步床、架子床、罗汉榻、贵妃榻,都是明清,甚至是民国时期的遗存,其中尤以清代的居多。
古代的床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珍贵硬质木材所制。如黄花梨、紫檀;另一类为白木材质,此类床榻或髹漆、或贴金、或镶嵌。前一类因其固有的珍稀性,在市场上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是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宠物,非寻常藏家所能问津;而后一类则在民间流传不少,雅俗共赏。亦越来越多得到收藏家的青睐。
秦汉时期,卧类家具种类增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家具造型不断趋于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以淳朴风格为多。
六朝以后的床榻,开始打破了传统****惯,出现了高足坐卧具,此时的床榻,形体都较宽大。唐宋时期的床榻大多无围子,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使用这种无围栏的床榻,一般是须使用凭几或直几作为辅助家具。
辽、金、元时期,三面或四面围栏床榻开始出现,做工及用材都较前代更好。到了明代,这种床榻已盛行,结构更具科学性,装饰手法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如①架子床。通常的做法是四角安立柱,床顶安盖,俗谓“承尘”,顶盖四围装楣板和倒挂牙子。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多用小块木料做榫拼接成多种几何纹样。因为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
②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杂物。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③罗汉床。它的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最简单的用三块整木板做成。围栏两端做出阶梯型软圆角,既朴实又典雅。
更值得说明的是: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明清古人,由于处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手工业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促使各种文明信息得以有效传递,加之统治层对作为重器大器的床之精心制作持十分鼓励的态度,有的甚至身体立行的亲自参与制作。于是,床榻的造型,材质,图案,工艺等便丰纷繁多姿。清代床榻在康熙以前大体保留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乾隆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以致志向繁缛奢靡,造作俗气。
现选述其中的几件,以飨大家:
1.“百子百戏”漆床
产于江南江浙地区。该床的整体造型,为一种空灵的明代架子床和清代小开门床的混合体风格,为明末清初之作。该床所用木料为厚实的铁力木,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