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几点要求
第一、遵守课堂纪律
第二、课前必须预习
第三、课后复习并独立完成作业
(课后习题题题必做、练习册习题按两遍做)
组长在预备铃后检查当天相应的作业
1、地壳中含量由多到少的元素是(前三位):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是元素。
【复习回忆】
氧、硅、铝
铝
4
2、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
有导电性、
有导热性、
延展性
大多数是固体、
(2)化学性质
A、与氧气反应
B、金属与酸的反应
排在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C、与盐反应(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Na
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1、钠与氧气反应
(1)常温下反应
钠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和水)环境中,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4Na+O2=2Na2O(白色固体)
物理性质:
质软(硬度小)、密度比煤油大、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化学性质:
很活泼,常温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Na+O2===Na2O2
△
1、钠与氧气反应
特殊的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
+1 -1
(2)加热后反应
科学探究:
现象:铝箔熔化,表面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构有薄膜的Al2O3的熔点(2050℃)高于Al(660 ℃),没有熔化,包在铝的外面使熔化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加热铝箔
2、铝与氧气反应
现象解释:
3、镁、铝和铁分别与氧气反应
(2)铁与氧气在常温下缓慢反应,生成疏松氧化层—氧化铁(红褐色Fe2O3)
4Fe + 3O2 == 2Fe2O3
(1)镁和铝与氧气在常温下能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
点燃
3Fe + 2O2 == Fe3O4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讨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常温下易被氧化
常温下能被氧化
加热时能被氧化
不能被氧化
小结: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
加热
4Na + O2 == 2Na2O
2Na + O2 == Na2O2
2、铝与氧气的反应
3、金属与Cl2或 S 的反应
如:2Na +Cl2 = 2NaCl
Fe + S = FeS
4Al + 3O2 == 2Al2O3
常温或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