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防治荒漠化工作简报.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治荒漠化工作简报.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8/19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治荒漠化工作简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防治荒漠化工作简报
第1期(总第56期)
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
2009年3月16日
强化林业措施巩固试点成果
全面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石漠化是我国岩溶生态系统退化的直接表现,已成为岩溶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据2005年石漠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涉及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等8省(区、市)的451个县(市、区)。目前,我国石漠化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最近几年以年均2%左右的速度扩展。为从根本上遏制石漠化土地扩展,改善和优化岩溶地区的生态状况,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国务院于2008年2月批复实施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并安排专项资金,选择了100个有代表性的县先行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
长期以来,国家林业局为切实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理论研究方面,根据温家宝总理指示,组织近60位院士和资深专家编写完成了包括石漠化防治问题在内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将石漠化防治纳入全国五大荒漠化典型防治区域,从理论、技术等方面为石漠化综合防治奠定理论基础。调查监测方面,2004-2005年组织4000多名科技人员,采用遥感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首次石漠化监测工作,基本摸清了石漠化现状、成因和发生发展规律,为开展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和编制国家和省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科学规划方面,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依据监测结果编制完成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已报送国务院审批并联合印发。试点引路方面,为探索不同地区石漠化防治技术模式,长期以来,我局在贵州、广西、四川、湖南等省石漠化危害严重的典型区域开展了石漠化治理试点示范,特别是对贵州毕节国家级试验区,紧紧围绕胡***总书记提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要求,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探索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模式,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试点工程启动以来,根据国家林业局党组提出的“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总要求,坚持“兴林富民
”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工程林业建设顺利开展。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国家林业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每年定期召开省部联席会议,将石漠化治理列为联席重点,研究解决石漠化综合治理问题。局领导亲自带队,会同有关部门,多次深入石漠化地区开展调研工作,及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二是科学编制专项规划。为做好试点工程指导工作,2008年2月,按照国务院批复规划大纲的要求,召开会议部署规划编制工作,组织专家编制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林业专项规划》,并多次派出调研组赴重点省区进行调研,指导省级规划和县级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三是切实加强石漠化监测工作。为了全面掌握石漠化状况,科学分析和评价工程实施效果,在不同地段布设了8个石漠化定位监测站,启动了石漠化定位监测工作,通过植被、气象、水文等相关因子研究各典型地区石漠化发生、发展等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治理提供依据。四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本着规范工程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原则,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并下发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