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追寻红色印记.doc

格式:doc   大小:32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追寻红色印记.doc

上传人:s1188831 2018/8/19 文件大小:3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追寻红色印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追寻红色印记
——“红色之旅”北京游感
姓名:张雨
学号:3140911021
班级:计142
论文摘要:通过对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圆明园“三一八”烈士园、卢沟桥文化旅游区、李大钊烈士陵园四处景点的参观描绘,体会革命先辈英勇奋战的“红色精神”,感受我中华儿女热血爱国、不畏牺牲的坚强斗志。这些红色精神激励着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的优秀品质,促使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
“红色之旅”北京游感
提起北京,带给人的感受总是复杂且矛盾的,我既为它的革命成果而骄傲,又为它屈辱无奈的历史而惋惜。北京,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里有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圆明园“三一八”烈士园、卢沟桥文化旅游区、著名爱国人士李大钊烈士陵园等。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中国新文化运动在那里发起,中国共产主义萌芽在那里诞生,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也是在那里打响。
追忆红色年华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布满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革命、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此刻,站在北京新文化纪念馆前,看着胡适先生拿着《新青年》蹙紧的眉头,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一场轰轰烈烈运动中激进青年分子的热情与信念。馆有《新文化运动陈列》,展出了从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那个文物和图片,生动的展现了归去几十年中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兴起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我们仔细观看了这些历史文物,深深地感受着那***而又无味的红色精神。
追寻红色足迹

(圆明园“三一八”烈士园) (卢沟桥)
踏着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我们先后来到了圆明园和卢沟桥。来到圆明园烈士园,入目便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五米高的六角形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迎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悲壮气息。圆明园被毁的悲剧,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圆明园的重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日益繁荣昌盛的见证。我们坚信一个充满绿色的圆明园必将成为革命路途的一颗明珠;一个基本完整的圆明园必将成为革命旅途的一个亮点。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的炮火无情的降临到卢沟桥,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了,革命军的血肉身躯挡不住无情的战火,无辜百姓的惨死,妻离子散,“三光”政策无不昭示着日本的恶行。如今,站在卢沟桥上,臆想烽火岁月中的悲情战歌,烈士们呐喊着“勿忘国耻,精忠报国”,使我***澎湃热血沸腾。
传承红色精神

(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北京市李大钊先生的第二故居。来到李大钊先生的故居,就看到一个陈旧的四合小院,我们询问了当地的老人一些关于李大钊先生的事迹。
我:老先生,您好,我是来参观李大钊故居的游者,我想问您一些问题。
老人:你问吧,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我知道李大钊先生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你能告诉我你所了解的李大钊吗?
老人:要说李大钊先生,应是他宁死不屈的品质最使我感动。记得在1927年,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