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上市公司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市公司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市公司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市公司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
摘要信息不对称增加. com了交易成本,造成了不对称双方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大大的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结合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公司治理经验,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代理理论
1 引言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鄄try)”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说明了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及其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的一系列重要。由于. com人们的有限理性和认识的局限性,现实市场中的商品的信息是不能被充分认识的,而属于所有8 tt 者的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信息。我们sSBbWw把一方所特有、而他方无法获得ssbbww、验证的信息称为“不完全8 t tt8. com信息”,将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不对称分布称为“信息不对称状态www .ddd Tt. com”。这种对相关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导致. com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发生“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
8ttt8
西方经济学家如斯蒂格利茲等将其引入金融领域,研究不完全8 t tt8. com信息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制约。在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主要因素,投资者因无法对证券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而产生绩优证券被绩差证券排挤的“逆向选择”现象。信息不对称状态www .ddd Tt. com在交易完成之后还会使交易双方面临“道德风险”问题。经济学家常用“道德风险”来概括人们的偷懒(Shirking)和搭便车(Free-rider)行为以及机会主义(Opportunism)行为。在上市公司治理中通常表现为下列三种情况8 tt t 8. com:一是违反借款协议,私自改变资金用途;二是借款人隐瞒投资收益,逃避偿付义务;三是借款人对借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不负责任,不努力工作,致使借入资金发生损失。本文将对上市公司治理中主要的利益相关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8 tt t 8. com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8t t t 8. c o m的办法。
2 信息不对称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www .ddd tt. com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8 tt 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它强调一种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制约机制,而企业作为dddtt一种契约的集合体,并不能就各方的权责利予以明确而消除掉这种利益冲突关系,主要原因就在于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针对这种信息分布的不对称,为保护某一方的利益不受另一方的侵害,就必须ssbbww. c om建立起完善、公正的监督激励机制,以保证公司各方的利益,其中就涉及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股东和经营者的剩余分享安排、外部市场制约机制(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及独立董事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的建立和完善。
所有8 tt 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
现代企业制度认为,所有8 tt 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最终控制权,控制权,由于. com经营者只能获取比较固定的报酬,而没有剩余索取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