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县纪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的意义
(一)开展资产清理有利于降低政府成本,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
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超编、超标现象;资产使用效率低,存在着闲置浪费现象;资产处置不规范,对非经营性资产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弱化,资产流失比较严重。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浪费了国有资源,增加了政府的运行成本。通过清理,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促进存量资产的整合、调剂与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有利于控制资产的配置,防止超编、超标;有利于控制资产的处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总之,有利于节约政府和社会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节约型社会。
(二)开展资产清理有利于预算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通过清理,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对外投资收益、出租出借收入等国有资产收益情况,逐步将国有资产收益纳入预算管理,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和实物费用标准,为细化预算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开展资产清理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滋生腐败行为。一段时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存在混乱现象,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混乱。开展资产清理,全面、细致地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情况,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避免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维护国家的权益。
二、工作目标
重点是澄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底数;清理检查各单位出租、出借、处置资产和资产担保取得的收益管理使用情
况;全面、细致地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划转、调整情况;查找资产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管理“真空”和“漏洞”,逐步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三、清查范围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XX年、XX年及XX年五月底
以前的资产数,填报格式见附表。
四、工作方法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10日至6月20日)
召开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动员会,建立
淮滨县行政事业单位会议
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乡镇、本单位工作方案,明确时间步骤和要求,对检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运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二)自查自纠阶段(6月21日至6月30日)
本次资产清理,首先是单位进行自查,要全面弄清现有资产存量情况,做到帐卡、帐帐、帐实相符,不重不漏,查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的全面、真实、准确。同时,各单位对照有关规定查找本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写出自查自纠工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