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8/20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检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协整关系,在因果关系上,农村金融引致农业经济增长变动,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此外,研究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仅在短期上存在影响,在中期和长期的影响都不显著,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不明显。
经济发展是决定金融发展的基础,相应的金融发展又服务经济发展。不过,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发展的程度又有所不同,经济与金融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就会有所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经济发展问题显得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中的核心部分,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合理发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避免在认识上的片面性甚至错误性。
一、相关文献回顾
针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国内外学者已做了不少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下面,将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
王丹和张懿(2006)建立ECM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1991~2005年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曹协(2008)结合结构建模静态分析与时间序列动态分析,从一个综合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于斐(2013)选取变量、查找数据和指标来构建计量模型从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的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的发展在长期稳定相辅相成的关系。张宇青、周应恒和易中懿(2013)结合空间计量方法,通过测量在不同的省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增长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和异质性,得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显著到不显著,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在方向上从负效应转为正效应等结论。刘荣刚(2014)选取山东省作为样本研究,利用1986~2009年的真实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农业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是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农业金融深化率的格兰杰原因是农业经济发展。田纪华(2014)从金融功能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得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本态势。
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不难得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回归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
(一)指标的选取。金融发展的度量指标,考虑到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金融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我们决定选取时间系列相对完整、可信度比较高的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年末余额,即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之和与农业名义GDP的比率作为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的指标。经济增长的度量指标,能充分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力的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采用人均农业名义GDP增长率作为衡量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指标。
(二)数据。选择2000~2014年的全国人均农业名义GDP增长率R代表经济增长系数,金融机构存贷款年末余额与农业名义GDP的比率P代表金融发展系数,分别来衡量农业经济增长水平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其平稳性,由检验结果表2可以看出Pt和Rt均为平稳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