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1
1
1
1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1
1
2
2
3
3
4. 盾构端头井土体加固设计 4
4
4
5. 盾构端头井土体加固施工方案方法 5
5
6
7
10
6. 盾构端头井土体加固施工组织 10
10
11
11
7、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12
12
12
13
13
13
14
盾构端头井土体加固施工方案
、施工图纸;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以及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郝家府站东端头;郝家府站~东部新城站区间右线盾构吊出井东、西端头;东部新城站西端头的加固工程。
⑴确保施工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⑵技术可靠性原则
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依据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⑶环保原则
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施工中认真作好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废浆经沉淀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排放。施工过程实施ISO14000标准,进行环境管理。建设“绿色工地”,实施“环保施工”。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郝家府站~东部新城站区间为东西走向,线路出郝家府站后沿运河东大街向东敷设,到达宋郎路与运河东大街交叉口处的东部新城站。设计里程范围:K40+~右K41+,左、。郝家府站~盾构接收井区间段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接收井~东部新城站区间段采用敞开式盾构法施工。
区间于右K40+,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于右K41+,采用明挖法施工,2号联络通道为矿山法施工。联络通道与盾构井正上方均无现况管线,邻近有在建D500污水
()、D1400雨水()。
盾构井的开挖范围包含联络通道的上覆土层,包括粉土填土①层、杂填土①1层、粉土②层、粉质粘土②1层、粉细砂②3层、粉细砂③3层、粉质粘土④层、中粗砂④4层。盾构井底以下为中粗砂⑤1层,与联络通道相同。
盾构区间依据岩土工程详勘报告,按成因年代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新近沉积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等四大层,按地层岩性进一步分为8个小层。
各岩土层详述如下:
人工堆积层:
依据岩上土工程详勘报告,按成因年代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新近沉积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等四大层,按地层岩性进一步分为8个小层。
各岩土层详述如下:
人工堆积层:
房渣土①层:杂色,松散~稍密,稍湿,含白灰、草根、砖渣;
杂填土①1层:杂色,松散~稍密,稍湿,含沥青、砖渣、灰渣、砾石。
第四纪新近沉积层:
粉土②层:黄褐色~灰色,中密~密室,湿
高~中高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有机质,局部夹粉砂、粉质粘土薄层、连续分布。
粉质粘土②1层:黄褐色~灰色,软塑~硬塑高~中高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有机质,局部夹粉土薄层、连续分布。
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
粉细砂,黄褐色~灰色,中密~密室,饱和,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个别砾石,局部夹粉土、粉质粘土薄层、连续分布。
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