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江西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9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西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aluyuw1 2018/8/21 文件大小:4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西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一、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现状 1
(一)发展基础 1
(二)发展环境 3
二、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基本原则 5
(三)发展目标 5
三、布局规划与发展重点 6
(一)布局规划 7
(二)发展重点 9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3
(一)深化体制改革, 推进交通运输市场化进程 13
(二)继续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 进一步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13
(三)多方筹措资金, 拓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13
(四)提高土地利用率, 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确保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14
(五)集中力量, 保证重点 14
(六)加快科技创新, 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14
附: 江西省综合交通“十一五”专项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表 15
江西省综合交通“十一五”专项规划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运输结构, 是江西省“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 特编制《江西省综合交通“十一五”专项规划》。该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 是“十一五”期间我省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 是全省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最快的时期, 投入最多、成效最显著。在交通设施总量、运输能力供给以及运输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铁路方面。建成赣龙线、武九线复线; 完成京九南线自动闭塞改造; 顺利实现第四、第五次提速目标; 新建新余二通道; 浙赣铁路电化提速扩能改造顺利实施; 完成南昌站候车室扩建、乐平站房改造和新余、赣州东、鹰潭南、南昌南、萍乡货场改扩建。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浙赣铁路横穿东西, 与鹰厦、皖赣、横南、赣龙线等构成了全省的铁路网, , 并打通了南昌至厦门、南昌至深圳海铁联运通道。
——公路方面。全省新增高速公路1159公里, 形成了“天”字型高速公路网架
, 实现出省主要通道和省会南昌到其他10个设区市全部高速化; 共完成国省道公路改造5316公里, 全省6条国道中, 除316国道尚有120多公里未改造成二级公路外, 其余路段均以二级公路以上标准改造到位;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实现县城到各乡镇通油(水泥)路。到2005年底, 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62322公里(不含农村公路), 其中, 高速公路1580公里, 一级公路565公里, 二级公路8555公里, 三级公路6193公里, 四级公路26652公里, 等外公路18777公里。
——水运方面。建设完成赣江樟树至南昌段Ⅴ级航道93公里、南昌至湖口段Ⅲ级航道156公里、吉安至樟树段Ⅴ级航道151公里整治及南昌港集装箱码头等一批水运重点工程, 77个内河港站项目竣工投产。全省航道通航总里程达5716公里, 比2000年增加179公里。“十五”时期全省航运建设为支持和配合旅游产业的发展, 重点建设了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码头, 新余仙女湖、武宁湖、上犹陡水湖、会昌汉仙岩等重点风景区的旅游码头相继建成投产, 共建成旅游客运泊位22个和客运站点8个。
——民航方面。全省现有南昌昌北国际机场(4D级)、赣州黄金机场(4C级)、景德镇罗家机场(4C级)、九江庐山机场(4C级)和吉安井冈山机场(3C级)等5个机场, 开辟航线47条。、。
——道路运输业发展迅速。“十五”期间, 全省公路运输站场建设完成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40个, 主枢纽客运站2个, 二级以上货运站3个, 区乡级客运站110个。全省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完成投资额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项目的建设速度和施工质量较“九五”有大幅度的提高。全省拥有汽车客运站354个, 客运班线5192条, 汽车货运站8个。
——坚持改革, 开创交通发展新局面。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 坚持改革开放, 以改革打破行业垄断, 以开放促进行业发展。在试点的基础上, 对全省公路管理体制实行了改革, 按照统筹兼顾、分级管理、有效调控、增强活力的原则, 对设区市公路分局人、财、物整体下放, 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责权下放, 公路建设既有债务下放; 交通稽征体制维持不变,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制维持不变; 公路规费按确定的比例分成, 用于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及还贷。逐步建立了一个既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县参与公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