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计量分析
摘要: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城市往往是一个区域的商业、交通、通信、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中心,第三产业相对集中;专业市场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它的扩展本身就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专业市场的兴起还会带动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业务以及各类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关键字:第三产业增加值影响因素
一、经济背景分析
1978~2006年,按当年价计算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同期,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则呈现先跌后升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点),%。
二、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及修正
数据如下:(表1)
年份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
批发和
住宿和
金融业
房地产业
其他
仓储和邮政业
零售业
餐饮业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