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白玉的鉴定.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玉的鉴定.doc

上传人:421989820 2018/8/22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玉的鉴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白玉的鉴定
历史文化学院
09文化产业管理班
20095162017 李亚东
我是一个和玉比较有缘的人。
小时候去太昊陵玩,无意中碰见一对白玉上古“霸王龙”玉吊坠,因资金有限,只能淘得一个,一直陪伴在身,也颇为喜欢,从此开始留意白玉。我想以己浅陋之言谈一下对白玉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人们崇尚玉石,往往用玉来形容人的品质,拥有玉石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早在5000年前,王宫贵族就开始使用玉石。随后的各个朝代中,玉器虽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或形制,但玉器的发展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并在历史的发展以及记录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古代玉器史,同时就是一部中国发展史。
中国古代对玉器的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的矿物晶体集合体都能作为玉石,综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玉石不外乎这么几种:软玉、岫玉、独山玉、绿松石。这几种玉石的最典型的特点是温润,象征君子的温文尔雅。其中软玉最为常见,地位也最高。而软玉又以中国新疆和田县所产为上品。
软玉根据其颜色分为几个品种:白玉、青玉(绿带灰或者绿带黑以及淡青绿色)、青白玉、碧玉(不同明度的绿)、黄玉、黑玉、糖玉(血红、红塘红、紫红、褐红等)、花玉等,其中以白玉最佳。
而白玉根据不同程度的白又有不同的叫法,如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鱼骨白、糙米白、鸡骨白等,其中羊脂白为珍品中的极品。
但是,软玉中的真正的羊脂玉是非常少的,目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软玉藏品中,羊脂玉屈指可数。所以,目前中国市场,甚至整个亚裔人市场上,羊脂玉几乎是天价,以此带动白玉的价格飚升。
白玉市场价格的升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玉石爱好者非常偏爱新疆和田软玉,更渴求和田白玉。但是,新疆和田作为中国古代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软玉产地,经过几千年的开采挖掘,其产量已大不如从前,优质的白玉,特别是羊脂玉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为了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中国青海以及俄罗斯的白玉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场上,特别是俄罗斯白玉,目前已经占到白玉市场的60%以上。
研究发现,俄罗斯的白玉与中国新疆白玉略有不同,在结构上,俄罗斯白玉的粒度更大,~1mm之间,整体呈现纤维粒状结构,新疆白玉结构极其致密,主要是纤维交织结构,但这在宝石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只能看到少数交织的丝状结构。从光泽和透明度上来说,俄罗斯白玉透明度高,光泽强,一般为玻璃光泽,和田白玉的透明度相对低一些,光泽是柔和的油脂光泽。
总之,从和田白玉的各个性质来看,它更具有中国玉文化中圆润的要求。但在宝石实验室里,这些区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也难以找到有力的产地鉴别证据,包括象DEXRF等这样的大型仪器都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喜欢软玉的人,或者说传统的玉文化观念就是倾向于和田玉。
更让我们这些所谓的宝石学家难以置信的是,在软玉行业中,一些“业务精良”的人仅凭一双眼睛一只手,就能区别那是和田料,哪是俄罗斯料。当然了,其准确程度有多少无法验证,但是,从其信从者的数量来看,我们知道,这些人的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或者说是鉴别标准,实际上就代表了这个行业中某方面鉴别分级标准的权威。
但是,这种标准确实是难以言传的,这种权威的形成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形成的,对很多人来说,这种经验的获得几乎花费毕生的精力。所以,这个行业中必然存在大量技术不够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