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探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近几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而直接导致了对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不断规范化,不断严格化。怎样利用科学管理方法,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土木工程管理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分析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旨在提升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对于土木工程而言,混凝土施工的比重较大,混凝土作为现代土木工程的基础性材料,输送能力较大,成型较为容易,混凝土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了土木安全。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施工技术与与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的各项工序,确保土木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土木从业检验,主要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分析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因土木工程通常采用大开挖、深基坑施工,按照现场轴线控制点,引轴线控制网点到轴线外缘6m,进行龙门桩设置,有效保护轴线的控制桩。利用经纬仪等仪器投测轴线至基槽内,选择60m钢圈尺放线各部位的基础梁、桩位、墙体与承台,在基坑四周的木桩进行拉线,控制好各细部的放线尺寸。
±0 以上土木施工,由于施工层、脚手架呈现同步向上,无法引测外围某些基准点,通常选择内控法。复核±0 结构施工轴线准确后,以经纬仪作为透视水平线,沿着某层楼面,向轴线的纵向偏移2m 后,选择10×200×200mm 多块钢板进行预埋,于钢板上将控制轴线标出。对于二层以上施工,选择一层楼面作为基准,设置200×200mm 方洞于每层楼面,选择激光仪器对下层楼面控制点进行引测,接着采用钢卷尺、经纬仪校正轴线,将细部尺寸、各层轴线放出。在激光仪引测过程中,还需修正激光仪光点,降低光点误差。
垂直度测量是测量工作的关键环节,通常需按照土木物柱的网布点,将土木物柱地面中轴线、四转角边墙,沿着纵向、横向,对一层转角边墙进行测量,选择红漆进行标记,将其作为垂直度测量基准点。在执行二层以上边墙柱施工时,利用吊线测量边墙柱垂直度。定位、支撑和加固转角边墙柱后,将其作为基准点,以边墙柱上下口的外侧作为透视线,沿着纵向与横向将二块挂线板外钉,控制转角边墙、外边墙柱在同一垂直度、轴线。
、振捣
其主要包含三点:其一,混凝土浇筑厚度。对于混凝土浇筑程序,通常选择分层浇筑方法,确保混凝土达到一定浇筑厚度,通常控制在190mm~290mm 的浇筑厚度,在浇筑过程中,注意扒平混凝土,采用由低到高的振捣方法;其二,控制好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振捣时间过长,而引起混凝土离析。对于每处振捣,通常控制在15s~25s 即可。若混凝土表层未出现下沉,确保水平与灰浆泛出,以达到最佳振捣效果;其三,振捣棒。在进行模板安装时,确保两端模板出现安装偏差,保持一致性。正确使用振捣棒,均匀排列,采取交错方式移动,移动距离不宜过大。另外,必须设置压浆板,以防止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混凝土下层发生翻浆。
混凝土采购时,应选择大吸收骨料,若骨料含泥量过大,或干缩过大,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若骨料级配过大,或粒径过大时,可减少泥浆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