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法探讨
范怀炜
(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650200)
摘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成功率很低,业内也总结了方方面面的失败因素。企业信息技术部门作为信息化推进的单位,如何避免失败,规避风险,将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总结笔者多年来实施企业信息化的经验,认为除了重视技术层面外,实施管理信息系统更讲究方法。要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首先应分析“时机”是否具备,在分析“时机”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分析系统干系人的态度,正确评估干系人态度对系统实施的影响。除此之外,信息技术部门应掌握实施管理系统的一些关键方法,消除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法企业信息化
引言
传统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本文中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主要为企业职能部门和管理层使用的信息系统,诸如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系统等等。本文有意把企业的信息系统区分为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信息系统,后者主要为生产一线的业务部门使用,以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为目的。
与生产信息系统相比较,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成功率(真正使用起来,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是很低的。笔者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多年,做过生产信息系统,也做过管理信息系统,最大的感受是生产信息系统受欢迎,而管理信息系统遭人嫌。与众所周知的一样,企业信息化是趋势,首先是生产信息系统的建设,接着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生产信息系统相比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仅需要勇气、承受能力、耐心,更需要实施方法。笔者成功负责过本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对外投资管理系统的实施,参与了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总结一些成败经验,供同行参考。
本文仅讨论企业内部环境对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认为要成功实施系统,首先要分析时机,在时机分析中,最重要的是分析系统干系人的态度。时机具备了,信息技术部门还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方法,去除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企业层面,实施跨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本文的讨论中,有两个假设前提:(1)假设信息技术部门内部是精诚团结、技术过硬、态度积极的;(2)假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能、操作性等方面是满足需求的。
分析实施时机
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时机选择不当,将直接导致失败。古代兵法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无非就是时机选择的问题。本文中的时机,特指影响系统实施的内部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职工和领导的素质、管理高层的态度、信息技术部门的影响力(在企业中的地位、人缘关系等)、以及必需的信息系统运行基础设施等等。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其“时机”所要求的内容不同。所以,在系统实施前,应先分析保证系统成功实施的必备条件,评估这些条件是否满足。
时机的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分析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流程,分析其影响的部门、岗位和人员,对具体使用这个信息系统的人员将持什么样的态度要作充分的分析,对这个信息系统运行应具备的管理机制要作充分的分析。
人员态度的分析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非常重要,所以单列出来讨论。管理机制的分析很容易理解,如果企业的公文流转及处理没有规范,就